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人工智能重塑司法更公平更公正

时间:2021-08-16 20:20:41 来源:

文/陈根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中,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司法审判领域,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

通过人工智能对司法全流程的录音、录像,将有效实现对司法权力的全程智能监控,可以减少司法的任意性,减少司法腐败、权力寻租的现象。基于现实层面的需求和技术层面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进入法院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工智能在司法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条件。比如,在机器学习后,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各个部门的大数据进行分类组合,从而进行类案推送等方面的应用。

另一方面,法律形式主义为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支持。法律形式主义把法律法规作为前提,然后进行案件分析,并且能够对案件的结果作出裁判。其核心在于,法律制度是一个封闭的逻辑自足的概念体系。根据这一原理,机器就可以进行法律推理,对案件得出裁判。

人工智能重塑司法更公平更公正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工智能引入司法领域,正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及至今天,中国法院仍然面临着案多人少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立案登记制度以来,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2015年到2018年受理案件逐渐增多,审结、执结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法官审理的案件数量在逐渐增多的同时,复杂、新型案件种类也在增加。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深入应用下,更多新型样态的社会纠纷的频现,比如虚拟财产纠纷、数据权利纠纷、信息网络安全案件等一些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只能发生于互联网的纠纷。而这些,都需要法院的受理。

另外,随着中国法官员额制的改革过程,法官人数不增反降,案件越多,就意味着审理周期越长,降低了案件审理效率,这不仅不利于中国司法进程的前进,更不利于提高法院的公信力。

除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人工智能进入司法体系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数据分析、分类整理以及记忆检索等功能,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处理一些简单重复的操作,特别是在处理简单案件工作中,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把人工智能与司法体制改革相结合,是中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通过强化数据的深度,把统一的证据标准加入到数据化的程序中,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维护社会正义。

人工智能借助于深度学习,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学习完成各种法律法规以及过往代表性的公平、公正的审判案例,并且按照法律规则与程序进行证据的甄别与筛选,然后按照设定的法律规则与证据规则进行审理、裁决。

显然,人工智能司法的推进,除了可以最大程度杜绝司法腐败或人为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司法不公行为;更将优化司法配置,在最大的程度上缩减不必要且臃肿行政编制,降低财政负担,并且能借助于人工智能法院让一二三四线,以及偏远的地区都能享受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