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专精特新“小巨人”:数智转型的重重压力

时间:2021-09-01 20:16:25 来源:

专精特新“小巨人”可以说是近期出现最高频的词汇之一。

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在政策风向标的持续引导下,越来越多人将目光瞄向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数千家“小巨人”企业。

财政部、工信部等明确提出,将在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这些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示范作用。

多家券商将专精特新“小巨人”视为核心资产,300多家上市企业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中国证监会也适时表态,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努力提升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迎来了政策和资本层面的双重风口,但大多数“小巨人”却有着转型的烦恼。

01 时代潮头上的“小巨人”

“专精特新”一词在诞生十年后被重新提及,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

正如730政治局会议上的定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将“专精特新”和“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在一起。

进一步剖析的话,在工信部公布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90%以上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味之素味精厂。

味之素在生产味精时,会产生一种名为ABF的副产物,这是一种用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制造成的薄膜。由于ABF拥有高耐用性、低热膨胀性、易于加工等特征,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被大量应用。而味之素占据了ABF材料90%以上的市场,在芯片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味之素牢牢卡住ABF的供应,手机、电脑、汽车、5G、AI等芯片,均无法封装完成。

也就是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并不大,却瞄准了某个基础领域的“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形成了垄断式的话语权。中国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产业基础能力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大量的“小巨人”打通产业链中的断点和堵点,无疑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必由之路。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然而当前不少“小巨人”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的某一环节,重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属于名副其实的“特长生”。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逐步壮大,还需要一步步补足短板。

所以一些部门在扶持“小巨人”企业的推进工作中,提出要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业务系统进一步向云端迁移。毕竟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潮流浩浩荡荡,中小企业只有抓住智能化发展的机遇,不断释放蕴藏的能量,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专精特新的“小巨人”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在政策、资本的红利外,百度智能云代表的云计算厂商,也将目光瞄向了中小企业,提出了云智一体等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转型战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屡屡向“小巨人”们抛出橄榄枝。

02 数智转型的重重压力

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数智转型,仍存在一座座看似无法逾越的大山。

可以参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中揭示的现象:目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超过半数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践行实施阶段,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领军梯队,却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比如转型基础薄弱的通病,不少中小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在数字化设备连接率、设备良好率等方面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供给不足的局限,缺乏数字化转型人才,数字化人才总体占比较低;前期投入压力较大,探索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大,同时对财税政策感知较弱;以及对数据安全的顾虑,数字化转型越深入,中小企业越担心数据泄露影响经营效率。

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对中小企业可谓相当不友好。

波士顿咨询的调研报告显示,市场上86%的需求为定制AI需求,很难靠通用的AI模型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也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涉及到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评估、模型部署等一系列流程。

即便是已经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很多企业的估值在100亿元以下,且绝大多数属于制造业,对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认识不充分,也缺少专业的优秀人才,智能化转型变成了巨大的、难以跨越的鸿沟。

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要高额的算力投入,需要以项目制的形式定制算法模型,智能化转型成了一项高成本、高消耗的工程,无形中将许多企业拒之门外。再加上智能化转型本就是一项不断试错、不断优化的工程,投入和产出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当前的智能化转型主要集中在行业里的塔尖企业,大多数位于腰部和尾部的中小企业对于智能化探索“畏手畏脚”。

做一个总结的话,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智化转型,需要平台型的企业改变服务大型企业的策略和思路,针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动力和既有能力,推出场景化、标准化、可推广的解决方案,让“小巨人”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新标杆。

10年前在谈到企业信息化时,有人调侃称“中小企业像是一地碎泥”。在数智化转型的时间节点上,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不过和十年前不同的是,百度智能云等云厂商正在尝试为中小企业解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