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售电:世事如棋日日新

时间:2021-10-27 13:01:55 来源:售电星星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业内称“电改9号文”。文件说,要“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就是管好电网的输配电价成本,电厂和用电客户的卖电买电不再是政府定价,而是由市场决定价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靠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配电力资源,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个叫售电公司的市场主体应运而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ID:zcm32597 作者:张传名)

2016年,率先开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广东,月度竞价出现电价降低三两毛钱的情况,导致首批售电公司被广泛认为“暴利”,引起媒体纷纷嚷嚷。一时间,开展售电业务是市场宠儿。不到一年时间,全国30多万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有了“售电业务”。

国家发改委随后发了一个征求意见稿,提出用三年时间,让工商业用电全部市场化。当然,这个征求意见稿后来没有下文。但是,市场广泛预期的种子就种下了。

接着,全国基本开始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当时,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释放电改红利。红利来自哪里呢?本质上,需要无形的手发挥作用,电力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度电成本下降了,红利就有了。事实上不是,事实上是,从电厂割肉给进入市场的主体。效率没有提高,利益的调整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是愤怒。有一个国有电厂的干部就曾经愤愤不平说,电改就是让国有资产流失给民营售电公司和用户,这是应该枪毙的行为。这个看法在老电力人中很有市场。

但是,不管愿意不愿意,电力市场化还是没有踌躇不前,毕竟慢慢向前。到2020年,超过一半的工商业电量实现了市场化交易。全国各地,售电公司经营跌宕起伏,忐忑向前。

电改经历6年之后,很多客户想当然认为,电改就是降电价。组织行为学有个观点,六年是固话组织行为的时限。所以,相关主体默认市场化就是降价。一场疫情出现了。疫情带来了供应链的紊乱,带来了美国人为首的货币滥发,带来了原材料的飞涨。对电力行业来说,带来了“煤超疯”,飞涨的煤价和固化的上网电价导致发电企业收支倒挂严重,从而消极发电,导致了全国性的缺电。部分地区,甚至开0停7!

2021年,对很多省份的售电公司是大灾之年。上年底把今年的电量卖给客户基本都锁定了售价。买了部分长协,还有相当部分电量在月度买。收支倒挂的电厂已经流干了血,当然无肉可割,很多地方出现了正价差。毫无疑问,售电公司被严重挤压踩踏,致死的不是个案。

都说,有问题不可怕,发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缺电终于引起高层的充分重视,一直蜗牛式前进的电改一下子引来推进的契机。相关部门一方面提升煤炭产能,落实运力,打击囤积居奇,进行价格干预,来平遏煤价;一方面出台电价疏导机制。歪打正着,取消目录电价和所有工商业电量实现市场化交易的改革目标就落地了。

回顾过去六年,感概万千。展望未来,只道是,世事如棋日日新。

原标题:售电:世事如棋日日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