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团购折戟、外卖挂印,滴滴能否再破局?

时间:2021-11-18 08:16:43 来源:

内忧外患下,滴滴需要一次自我证明。

近日,滴滴被曝出在天津测试外卖服务“嗷嗷吃饭”,这是滴滴继2019年暂停相关业务之后,再一次试水外卖市场,也被视为滴滴对抗外部风险的一次反击。

今年的滴滴内外形势百感交集,虽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完成资本循环最后一站,但同时也因赴美上市涉嫌用户隐私泄露,引发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对内,用户隐私安全一直是悬在滴滴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监管的靴子一刻未落地,滴滴便承受着一分重量。

对外,滴滴出行等多款app在各大商城下架,停摆的间隙让此前偃旗息鼓的对手们,重新燃起竞争战火,从曹操出行、T3到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原本被排挤到边缘的对手们,抓住缝隙迅速蚕食市场。

在资本市场上,滴滴情势也不容乐观。自上市后的千亿市值,如今已跌去近四成,一线大厂的滴滴,需要更为“性感”的资本故事,才能积攒起重上牌桌的筹码。

01

滴滴后退,群雄围猎

7月4日晚间,一场暴风雨席卷滴滴。

滴滴出行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直接从应用商店被下架。

紧接着,7月9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关于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的通报》,“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也被责令下架。

作为网约车行业巨无霸,滴滴用4年亏损、长期补贴、吞并对手的方式,一手建立起网约车帝国。

滴滴出行日单量曾高达2400万单,接近线下出租车市场近一半份额,一度占据整个网约车行业90%份额。

然而,看似牢不可破的商业帝国,如今也出现了“裂痕”。

在大环境趋严的背景之下,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此前出现的滴滴打车事件,让滴滴蒙上一层阴影,成为各大打车平台围猎的对象。

滴滴被下架前,凭借高市占率独占鳌头,其它出行平台始终在边缘地带徘徊;而在被下架之后,各大出行平台闻风而动,积极渗透布局,滴滴一手打下的“出行江山”开始被瓜分。

7月11日,美团打车重新上线,除了给新人用户优惠特权外,还在全国37个城市招募司机,新司机注册后还可享免佣7天政策,邀请司机也能赢取奖励。

9月,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38亿元融资,并披露下一轮融资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10月11日,高德打车表示在中秋和十一假期期间,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推出了免佣福利,奖励金额超过1亿元。

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完成A轮77亿融资,距离上次拿下50亿元战略融资还不足半年。此外,哈啰出行也传出融资消息,易到也被传计划回归。

出行平台紧锣密鼓出击,不外乎是抓住滴滴下架“空窗期”,尽可能蚕食现有市场。

受到滴滴出行 APP 下架的影响,市场释放出庞大的需求订单,冲击着几乎所有网约车平台,随着订单增长的同时,拉拢司机也成为这场战役中一个重要战略之一。

据2021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滴滴平台上的活跃司机数量为1500万人,只是巅峰时期3000万人的一半,而剩下的1500万人,也正在被其他网约车平台逐渐分流。

据智研咨询提供的《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及融资规模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为2276亿元,较2019年下降15.7%,占共享经济总市场规模的6.73%。同时,截止2020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3.65亿。

对于滴滴而言,现阶段能做的有限,一方面,需妥善处理用户隐私安全,在合规层面自我改革,加快核审进程,缩短空窗期;另一方面,面对齐头并进的“入侵者”,借助子品牌花小猪等“搅动”市场,保留实力。

事实上,正是滴滴式的成功范例,构建起互联网企业“烧钱换市场”的逻辑范式,各大平台争相仿效滴滴模式,用资本扩张之手以谋市场,这套颇为“成熟”的操作路径,如今反作用于滴滴。

不过,从规范化角度来说,滴滴现行的合规操作,确实起一定的防范作用,例如,因滴滴乘车事件,车内统一部署监控录音策略,提升乘客乘车安全。相对来说,其它互联网打车平台,也应同步制定策略,防范于未然。

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网约车平台更需要精细化运作,平台合规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变得举足轻重。

02

团购折戟,外卖挂印

作为重力押注的核心赛道,社区团购一度是滴滴的“掌中宝”。

滴滴CEO程维不仅曾高调表态“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还安排曾负责滴滴核心业务的高级副总裁陈汀亲自带队,直接向程维汇报。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橙心优选,在资源倾斜上,获得举集团之力。

按照滴滴招股书的说法,橙心优选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11亿美元的融资,又向滴滴发行了30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债,这意味着,滴滴将持续为橙心优选输血。

但奈何社区团购资金消耗快、投入产出低、盈利模式待解,即便巨头下场也未能抵住下行压力。

据媒体报道,橙心优选已开始收缩战线,早先布局的9大区域,将退出6个,只剩下3个区域继续进行尝试。9月9日,橙心优选华南区业务正式关闭,广东、广西、海南三地的消费者将无法在平台下单。

橙心优选撤离大概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在政策高压下,社区团购业务背后承压,橙心优选的激进策略或牵连滴滴大盘业务;

其次,橙心优选过度依赖补贴维持高增长,这一模式尚未看到盈利节点,投入产出比不高,使得背后的资本缺乏信心;最后,滴滴自身自顾不暇,应对平台合规化整改的同时,还需与出行平台近身肉搏,资源分散。

橙心优选撤离,滴滴需要下一个增长点,外卖便成为“可探索”地带。

滴滴推出的“嗷嗷吃饭”外卖平台,试图二战外卖业务。据了解,滴滴旗下“嗷嗷吃饭”主要在天津地区试运营,且只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部分地区才可配送,用户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点餐,除了0元配送费之外,“嗷嗷吃饭”上的价格也相对便宜。

相比于此前的滴滴外卖,此次的嗷嗷吃饭显得更加“理智与慎重”,摒弃此前“大开大合”的粗暴手段,以学校为“根据点”,选择小范围试点,稳步开拓,验证商业可行性。

据悉,这已经是滴滴第二次入局外卖行业。此前滴滴在2018年推出外卖服务后,曾与美团外卖展开全方位竞争。

2018年,滴滴外卖宣布在无锡、南京、长沙等9个城市率先登陆;同年4月,滴滴外卖宣布在无锡获得市场份额第一。但耐不住持续“烧钱”,最终于2019年暂停滴滴外卖相关业务。

对于滴滴而言,国内重推滴滴外卖并不是最佳链路。据相关数据统计,早在2020年1季度,美团外卖就已67.3%的市场份额,位列同行第一,饿了么则以26.9%的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二位,两家平台基本牢牢占据住外卖市场份额。此外,抖音也于今年推出了“心动外卖”服务,欲从外卖市场分一杯羹。

国内外卖市场如火如荼,此时介入可发挥余地较小,对于滴滴而言,海外市场或许有第二增长的可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滴滴计划将这项业务的模式,用于海外的外卖服务,直接对标的是优步外卖。

作为打车应用的鼻祖Uber,2016年在美国上线了UberEats的外卖业务,由于送餐速度快,受到不少用户喜爱,迅速在全球多个城市上线。如今,UberEats已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大的外卖平台。

滴滴也想效仿Uber模式,借由海外司机端资源,将外卖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一方面,降低国内市场因空窗期带来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外卖服务对于司机来说,可以额外增加营收,增强司机端粘性,补齐滴滴海外增值业务空缺。

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出海,滴滴所处的境地不容乐观,毕竟,无论开展哪块业务,“烧钱”模式仍是滴滴不可跳脱的增长范式。

03

市值缩水,滴滴渡劫

除开业务上的压力,滴滴还面临资本市场的质疑。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滴滴公开披露共22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12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28亿元)。

身后站着数百位投资机构、融资超过790亿的滴滴,亟需向资本市场证明业务价值。

在此背景下,去年4月,程维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即“0188战略”:0重大安全事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达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在过去九年时间里,融资-烧钱-扩大-融资的循环路径,阶梯式帮助滴滴扩充市场占有率,“烧钱换市场”的商业逻辑,也被演化为滴滴的核武器,一路高歌猛进捧上神坛。

如今,滴滴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变现通道大门敞开,但发行价定在13-14美元,这样的定价,对于走过22轮融资的滴滴来说并不高,早期投资人或许能够大赚一笔,但对于晚期进入滴滴的投资人,此刻离场收益并不高,甚至于亏损。

此外,受美国市场对中概股施压以及国内政策影响,滴滴上市后一路暴跌、市值缩水。如今,距离最高价18美元,滴滴股价近乎腰斩。

为了能够再次获得资本青睐,自去年以来,滴滴先后上线同城货运、跑腿、社区团购等业务,试图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来看,大部分业务浅尝辄止、中道崩殂。

从短暂被推高估值的社区团购,到如今急匆匆上线的外卖业务,折射出滴滴内部对估值下滑、增长停滞、盈利待解的焦虑。

一方面,滴滴陷入“假想敌”应对中,出行业务本与零售业务结合度不高,强行捆绑势必导致集团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滴滴建立的出行业务护城河并不高,在C端网约车或能一家独大,而在细分领域却少有建树,同城配送、跨区域货运领域,由货拉拉、满帮、快狗打车等平台把持,滴滴“可作为”空间有限。

如今,群雄围猎分食、内外政策不定、市场估值进一步下探,急于证明“潜力”的滴滴,一直在寻找增长故事的路上,只不过从时间上来看,滴滴怕是等不起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