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院士解码中国水电:将对全球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时间:2022-03-10 10:0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是世界上水电能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白鹤滩水电站与同处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以及位于长江的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唯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中国水电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将对全球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其全部机组将于今年7月投产。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之一,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后平均每年将发电62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

谈及这一“大国重器”,许唯临介绍说,中国水电大量技术的最初原创都来自于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而通过几代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目前中国水电站的研究、设计、建设乃至运行管理水平,总体上位居国际前列。白鹤滩水电站拥有多个世界之最,如世界首台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首次采用低热水泥和智能监控技术保证大坝没有出现一条温度裂缝等,白鹤滩水电站也标志着中国水电技术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水电站不仅兼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还可以与风电和光伏发电联合开发、一体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水电站在修建、运行过程中如何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和基建实力。

“只要是工程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我们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在兴利和避害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许唯临表示,中国水电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减少筑坝对河流中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河床再造的影响、对周边区域振动的影响等方面。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新型鱼道技术提供鱼类洄游条件,通过优化泄洪运行方式减小筑坝对鱼类水温环境的影响,降低泄洪导致水体中溶解气体过于饱和进而造成鱼类死亡的风险、减免周边场地振动,同时中国还通过设置合理的最小下泄流量保证减水河段生态基流从而保护鱼类生存环境。

在许唯临看来,虽然中国水电技术已位居国际前列,但未来中国水电还面临水电工程从建设为主向长期安全运行为主、水电发展从开发优先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生态环境保护从点(工程区)、线(沿河)向面(流域)“三大转变”,这需要中国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加强水电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抽水蓄能的一体化建设。“未来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立足生态保障技术的创新,就一定会将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水平。”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