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电力市场2.0时代:促进煤电灵活性改造、探索开展调峰容量市场

时间:2022-03-14 13:01:22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推动下,电力市场改革已进入全新的2.0时代。

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等作出明确部署;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这标志着电力市场改革将进入整体优化的阶段。

电力市场改革迈向新阶段,亟待全行业共同发力新型电力市场建设。2021年12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市场分会在京成立。在当前能源绿色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中电联成立电力市场分会,体现了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电力行业成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诉求。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致辞中表示,中电联成立电力市场分会,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不断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具体举措,市场分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凝聚行业力量,反映行业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电联电力市场分会的成立“恰逢其时,重任在肩”,期待电力市场分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反映市场主体的呼声和诉求。在会上,众多业内人士就新形势下市场建设的新要求、发挥市场作用应对电力供需新常态、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机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行业高峰对话。

优发优购需与市场有效衔接

受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下半年,供需形势出现了多年以来未有的紧张态势。为了进一步理顺市场关系,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以下简称“1439号文”),市场化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进一步放开至20%,“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形成,发用电计划的进一步放开,市场用户大幅度增长,市场化交易的规模迅速扩大。

会议有关专家表示,随着1439号文的出台,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速,市场建设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发用双方形成了一一对应的经济关系和平衡责任,双边直接交易特征更加明显,市场推进的一大重点是要做好优发优购与市场的衔接。电力市场发用侧是实时平衡的,但放开了煤电和工商业用户,市场之外的优发和优购的盘子并不匹配。

用户侧中,工商业用户是市场用户,城乡居民用户属于优先购电用户,仍然执行目录电价。优先发电所包含的电源多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优先购电的量、利、价是固定的,且优先购电的城乡居民用电负荷存在较大的峰谷差。保证优发优购必然会影响到发用电放开的市场。从保电量的角度来看,部分用电高峰时段优先发电难以保障优先购电电量,需要调整火电机组与其他市场化用户签订的中长期合同,调整的相关成本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补偿;从保电力的角度来看,优先购电用户中降温采暖负荷占比高,用电峰谷差率大,而优先发电调节能力差,满足优先购电峰谷时段调节困难,在燃煤发电全部放开后面临更大压力;从保价格的角度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农业电价处于较低水平,需要水电、省外购电等低价电源提供交叉补贴来源,当补贴来源不足时需要在工商业用户中分摊。因此,燃煤发电全面放开后,保障优先购电面临“保电量、保电力、保价格”的三重挑战。

2020年,山东等地的现货市场运行产生巨额不平衡资金,这一现象的出现暴露了不同政策逻辑支撑下市场运行的矛盾,要解决不平衡资金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优发优购不匹配的隐患。因此,在市场建设中要厘清计划和市场的边界,既保证优发优购部分的落实,又确保市场竞争部分形成合理的价格,确保计划“放得开”、市场“接得住”。

市场机制需体现电力多元价值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历程中,市场建设的目的,从最初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向保安全、促转型的多元目标转变。电力商品价值也由以往的电能量价值为主,逐步向电能量价值、可靠性价值、灵活性价值和绿色价值等多维价值转变,电力市场也应由过去单一的电能量市场,发展出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绿电市场,来体现电力商品不同的价值。

随着新能源装机进一步增长,火电机组的发电量占比下降已是必然趋势,在新型电力市场的建设中,单一的电量电价市场已经无法支撑火电机组的生存。

新能源高占比的市场中,在电能量市场里,由于新能源边际成本很低甚至接近零,但系统总成本很高,这会带来终端的电能消纳成本上升,但在传统的电力市场设计下,电力市场的价格会降低,甚至在个别时段还会出现负电价,难以激励火电机组等能够为系统提供稳定备用的电源投资,这是新能源高占比后电力市场将面对的一大挑战。限电危机再一次凸显了传统机组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燃煤机组通过多种途径回收成本,并以合理市场机制释放投资信号、保障电力系统充裕度,是当前市场建设的“燃眉之急”,以容量电价引导各类电源协调发展成为业内普遍呼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表示,容量机制的设计,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电源结构中,其复杂程度不尽相同,容量价格如何制定、系统对容量有多少需求,是设计容量市场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需要因地制宜,“引导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市场化的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探索容量补偿机制、容量市场、稀缺电价等多种方式,保障电源固定成本回收和长期电力供应安全。”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刚起步,容量市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具体省份的现货市场运行模式及电源结构等,容量市场的建设也应差别化推进。

除了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也是火电机组未来获取收益的主战场。

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电力系统对于灵活性的需求不断提升。煤电灵活机组,抽蓄、化学储能、气电调峰等更多的灵活调节性资源,需要辅助服务市场来体现调节价值。当前,全国六个区域电网,30个省级电网都启动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现了各区域、各省级辅助服务市场的全面覆盖,但辅助服务价格和补偿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未来,要结合各省市场建设情况和实际调峰需要,建立提升调峰能力的长期激励机制,激励市场投资建设抽蓄电站、促进煤电灵活性改造,探索开展调峰容量市场,对现有调节能力之外的部分进行补偿,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盈利模式。此外,在市场建设初期开展调频、备用辅助服务交易,适时引入快速爬坡、系统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保障系统平衡,在市场机制中充分体现调节价值。

随着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仅仅依靠发电侧的调节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系统平衡的需求。提高系统的平衡能力,需要网源荷储共同发力,促进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提升。2021年12月,新版“两个细则”出台,新版“两个细则”积极探索建立用户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将工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等可调节负荷纳入辅助服务市场,引导用户主动错峰、避峰用电,可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新版“两个细则”的出台是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发展的新飞跃,将切实发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绿色发展需要协同机制

在能源转型的大势下,电力的绿色价值不断凸显。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了《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在当前电力市场建设成果基础上,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绿电交易从电力商品的角度,将绿色电能与常规电能进行区分,充分体现绿色电力商品的环境价值,绿电交易将成为工商业用户落实消纳权重、碳排放指标、能耗双控要求的主要途径。

与会嘉宾对绿电交易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景怀有信心。中电联电力市场分会首任执行会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谢开表示,从北京交易中心前期的调研,特别是首次绿电交易的实施情况来看,用户侧对绿电交易的响应是非常积极的,一方面用户通过购买绿色电力,同步获得绿色消费认证,履行消纳义务,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加快建设,欧盟地区正在推进“碳边境”计划,出台碳税政策,要求出口商品进行绿色认证,同时,近期七部委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随着1439号文出台,市场化用户数量大幅提升,在客观上推动绿电市场需求大大增加。

绿色电力迎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亟需加快绿电交易与绿证、碳交易、电力市场等政策的衔接,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谢开表示,碳市场和电力市场拥有共同的市场主体,通过价格和绿色指标认证紧密联系。一方面,碳市场的运行增加了火电的成本,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就会相对提升,另一方面绿色指标的认证相互关联,如探索绿证作为用户间间接排放的核算凭证时,在核定用电排放指标的时候要把消纳绿电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因此需要推动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相互协同。此外,还应加强碳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协调,捋清碳配额总量核定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激励和考核,系统推动配额、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市场等政策形成服务“双碳”目标实现的合力。

电力市场建设的各类问题是互相耦合的,市场建设的任何环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市场总体设计中需要以全局视角统筹谋划,不可“按下葫芦又起瓢”。电力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明确路径,分步实施。中电联电力市场分会将积极发挥行业带动作用,凝聚行业共识、聚集改革合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行业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体系,确保电力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翁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