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抢背后,我国血制品行业的“火”还能烧多久?
光伏行业的红利还在持续。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近90家涉光伏企业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及扭亏者超过七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等4家产业链龙头企业预计净利润超过100亿元,晶澳科技、锦浪科技等28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增长上限超过100%。在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乐观预期下,龙头企业再度掀起扩产热潮,冲击行业竞争格局。
经过去年此起彼伏的扩产热潮后,新年伊始,光伏产业链又传来产能竞赛的消息。1月17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建设年产100吉瓦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吉瓦单晶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达450多亿元。1月19日,晶澳科技宣布,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不过,从各环节产能扩张情况看,虽然企业间竞争将进入白热化,但隆基绿能领跑,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紧追的“一超多强”格局恐难改变。
轰轰烈烈的“光伏热”引发了对新一轮光伏产能过剩的担忧。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新建组件扩产项目规模已超400吉瓦,龙头企业扩产加上新玩家跨界入局,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超过800吉瓦,市场过剩风险逐渐增大。
产能过剩并不是洪水猛兽,需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锻造更优质的企业和产业。自由竞争条件下,随着市场周期波动,制造业产能阶段性过剩很难避免。为持续赢得市场,企业新建产能必定要领先于行业,并迅速推进,快速锁住技术、成本优势,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对产业过热要保持足够警惕。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光伏产业一度高速扩张,全国有300多个城市上马光伏项目。光伏企业争相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光伏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而且技术更迭迅速,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产线升级。企业产能越大,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越高,在技术迭代中承担的风险就越大,一旦押错技术路线,或是经营节奏没有踩准,往往就会陷入困境。
面对潜在的产能过剩和周期变换,光伏企业在紧抓机遇的同时,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用组织的确定性对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打造过剩状态下的竞争力,形成穿越周期的能力。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扩张的同时多想想市场能不能跟得上产能,做到有序扩产。大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存量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以稳健的财务和风险控制来为企业保驾护航。此外,龙头光伏企业也有责任维护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根据“双碳”目标合理参与光伏产业,并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王轶辰)
-
跨界“追光”热度不减 多家上市公司收关注函
2023-02-08 -
钢贸业亟需数字化转型
2023-02-08 -
力争今年煤炭产量超13.65亿吨 山西坚决完成电煤保供任务
2023-02-08 -
上市公司主营萎靡却跟风搞光伏有何“门道”?
2023-02-08 -
AIGC,谁是成长最快企业?
2023-02-07 -
欧洲竞争激烈:投资者讨论光伏制造回流前景
2023-02-07 -
郑州北光伏组件研发基地项目一期投产
2023-02-07 -
光伏胶膜需求生变 EVA产品今年供应偏紧
2023-02-07 -
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分析报告
2023-02-07 -
浙江嘉兴:2023年继续实施“风光倍增” 对投产的风光项目实行全额保障性并网
2023-02-07 -
4.12亿元!晶澳科技扩大光伏布局
2023-02-07 -
风电、基建需求增长可期 玻纤龙头忙扩产加速迭代升级
2023-02-07 -
多地明确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2023-02-07 -
山西坚决完成电煤保供任务
2023-02-07 -
湖南加快建设“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