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 >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时间:2021-06-04 11:51:12 来源:储能头条

6月2日,SNEC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2021)”)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盛大开幕。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企业精英线上线下汇聚一堂,围绕能源深度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共助力能源发展。

其中,储能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如何规划?还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支持?还存在什么样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大咖怎么说。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

亚洲光伏产业理会主席 朱共山

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理会主席朱共山在致辞中表示,“去碳化”已成为当今全球能源发展的共同选择。为早日实现“3060”目标,降低全社会用能的成本,我国“十四五”期间,光储氢相融发展将成为能源转型革命中的重要一环。

朱共山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目前不少行业同仁认为,光伏电价已经普遍达到了1毛5以下,储能的度电成本很快也要到4美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在能源供给侧和用户侧方面,同时到了新旧能源替代的拐点。在双碳目标之下,从平价走向低价的光伏电力,将成为新能源中的第一能源。在这一过程中,光伏发电将搭载储能解决方案,与特高压智慧能源电网一起,助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在生态环境部17号发布碳交易的三大管理文件之后,全国碳交易市场系统链条测试随即开始。朱共山认为,在此背景下,光伏毫无疑问将扮演着各行各业实现“碳中和”的“中间人”。其中,光伏将打破界限约束,嵌入储能,形成“碳中和”的新业态、新经济。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侯金龙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从新型电力系统切入,继而谈到光储市场的发展。他表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伏发电需向“光伏+储能”转变,形成一体的发电系统,达到传统发电机支撑电网电压、频率稳定的能力,独立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这里,侯金龙强调,光伏系统不单单是把光伏和储能放到一起,而是把光伏和储能系统的信息流、能量流真正合成起来,打造成一个智能的光伏发电机,这种电机与传统发电机具备同样的能力。

侯金龙表示,目前,电化学储能是具备普适性的储能技术,但是电池不等于储能系统。储能系统是融合了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散热技术、甚至AI技术构成的整体系统,用电力电子和数字技术的可控性来解决电池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保障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安全。

他认为,未来,光伏和储能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园区、建筑、家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光储的安全问题需要行业认真对待。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纪凡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以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将成为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这个背景下,光伏行业唯有破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良好的生态体系,才能在过去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实施更高水平的发展,比如与储能结合。

高纪凡谈到,光伏和储能、氢能、智慧能源互联网构建的无碳能源体系将成为现实,未来无碳的能源新世界将到来。天合光能将携手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构建面向于低频电站、家庭屋顶,以及工商企事业单位的包括光伏、储能和用能的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以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和终端以电力用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方向,推动实现碳中和。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李振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在主题报告中提到,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大概会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体制机制形成的一些灵活性调节,以及需求侧响应,形成对新能源大幅度的消纳;第二个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为化学储能让渡出一定的时间和发展空间;第三个通过大规模运用化学储能,真正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最后是在非电领域,引入氢能,进行深度脱碳,最终实现“碳中和”。

李振国认为,对原有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升级改造,会大幅度降低抽水蓄能的成本。同时,也会为化学储能的经济性发展让渡出5年左右的空间。有了这个时间段,化学储能的技术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届时,光伏、风电与之结合,化学储能大规模的应用将会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基本上会在这个阶段实现。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院士指出,电力系统的转型,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对于实现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非常重要。其中有8类关键技术会对新型电力系统产生影响。第一是新能源发电,又称电网支持型新能源发电;第二是电力电子从原件开始一直到系统;第三是系统本身,新型电力系统本身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第四是新型储能;第五是氢能;第六是数字化、人工智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第七是新型输电和超导综合输能技术;最后是电力市场,或者可以叫综合能源电力市场,不仅仅是电力,涉及到相关的能源综合在一起。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仁贤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整个行业的脱碳,深度脱碳要靠氢能,但当前的脱碳要靠储能。他认为,当前我们发展储能存在一个误区,新能源配储能与行业脱碳被本末倒置。实质上脱碳的过程,首先是减煤,而不是强调配储能。

曹仁贤建议,目前我们还有80%左右的化石能源需要减下去,储能技术处于待命状态。此时配置储能要谨慎,能少装一点就少装一点,先把火电燃烧降下去,把蓝天白云治理工作做上来,让全社会的能源成本下降,最终实现百分之一百的绿色能源。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褚君浩

针对“光伏+储能”未来呈现怎样的发展局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表示,风光储氢在未来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其中,储能现在非常有技术成分,也有很多种类的储能方式,比如电池的储能,材料的储能。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还没有做到很好,还有很多难题待解。所以严格说来,光、风、储、氢这几个方面都需要继续提升技术。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国家重点硅材料实验室主任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长 杨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国家重点硅材料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杨德仁表示,可再生能源或者新能源最大的弱点就是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此,他介绍了几种解决方法。第一是搞全国大联网,而这种方法考验了国家电网的调配能力。另外一个就是储能,储能可以把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目前来看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个方法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成本太高。所以有了第三种方法,就是利用氢储能,电解水产生氢、氢储存、再反过来作为电,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成本需要降低等的问题。

杨德仁认为,氢储能目前虽然不是大规模铺开的时候,但是今后或者会成为能源调配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过这一技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投入。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曹华斌

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华斌表示,当下,很多人对“光伏+储能”这个概念理解不透彻。最近很多省都在强调配10%的储能,而这10%的储能怎么配?储谁的能?却不得而知。作为能源投资者不清楚具体内容,就没有依据去做新能源配储能的投资测算,从而影响之后的能源市场发展。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段育鹤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段育鹤在光伏领袖对话单元谈到,上能电气上市之后,也开始加快了储能的布局。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是储能的安全标准这块还没有引起行业及市场的足够重视。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方刚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刚介绍,储能有三种应用场景:户用、工商业和地面。其中,户用储能又有三种场景,投资收益型、改善需求型、包括无电区域做离网运行型。

方刚认为,储能是光伏逆变器和UPS的结合体,它其实是支撑新能源的。也就是说,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以后,储能来解决电网稳定性的问题。不过,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电力设备本身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影响,从而带来中频、低频、高频谐振等的一些问题。怎么去支撑弱电网SCR越来越低的要求,其实是比较大的难点,这是需要我们去做技术研究的。

直击SNEC | 朱共山、侯金龙、高纪凡、李振国等12位大咖谈储能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凌志敏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凌志敏表示,昱能科技在发展储能上,主要考虑储能安全问题和储能电压问题。在户用储能上,昱能科技基本上用的是低压48V的电池,这样可以避免直流拉弧的风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