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驱动下机器人产业链本土化优势凸显
智能制造驱动行业高增长
随着下游制造业需求的逐步回暖以及新型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叠加疫情后海外需求转移,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持续增强,工业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增长。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实现产销分别为23.7万台和1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约27%和21%。由于疫情影响,工业机器人销量端滞后于生产端,但是行业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
国内人口红利的褪去,人力成本加速上涨,并且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国内的制造业正在逐步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工业自动化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国内机器人企业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行业高增长和国产替代空间大,规模效应有望形成对国产品牌的正反馈,加速形成工业机器人的全球巨头。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另辟蹊径打开成长空间
“四大家族”的优势“赛道”包括整车等较早实现在自动化生产的领域,国内企业另辟蹊径换道超车。
过去十年,国内非汽车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占比提升超过40%,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以海外竞争对手的非重点领域为基础,通过并购和内生增强优势,逐步开始直面竞争,并且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仍在拓展中。
国产工业机器人可提升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大,立足优势赛道,拓展新的场景。国产品牌的主要优势包括:1)本土化优势: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2)价格端优势:相比海外竞争对手,国产工业机器人价格优势明显;3)供应链安全优势:使用国产机器人本体将提升下游制造业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可控。
国产替代渗透率持续提升
2011-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达25.1%;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由约800台增加至约5万台,高于国内整体销量增速约33个百分点;同期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上升约26个百分点。过去五年国内龙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加约6倍,增速明显优于行业,渗透率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国内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龙头通过前期的并购整合,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建立优势,性能赶超海外竞争对手;受益于国内制造业升级,工业自动化需求显著增加,国内龙头扩产节奏匹配度较高,迅速提升份额;售后服务响应速度优势明显,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国产品牌对下游制造业的安全自主可控能力较高。
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的优势也逐步确立。核心零部件自制可以降低本体制造的成本;通过逐步提升零部件自制率,可以增加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可控;核心零部件是决定本体性能和产品标准的重要部分,形成较强进入壁垒;增加客户粘性,提升后市场服务质量。
系统集成发展到本体和核心零部件的发展也展现出对下游客户需求的认知更为充分,产品设计研发更贴合需求端;产品售后更为直接,服务效率更高的优势。
-
智造物流机器人迦智科技完成B+轮融资,襄禾资本领投
2021-06-21 -
HDH机器人:通过血管将药物输送到特定位置,精准治疗
2021-06-19 -
机器视觉产业链全景解析
2021-06-18 -
揭秘硅料供需错配背后深层逻辑:产业链各环节需回归理性
2021-06-18 -
特种机器人有哪些?特种机器人的分类方式和应用
2021-06-16 -
移动机器人领导者MiR发布全新顶部模块 MiR250 Hook
2021-06-16 -
FPGA主要的应用领域及产业链构成
2021-06-15 -
机器人控制与感知系统
2021-06-15 -
物流机器人公司极智嘉拟科创板上市:全球AMR市占率第一
2021-06-15 -
产业链困境下,为何光伏龙头股价坚挺?
2021-06-15 -
机械臂是什么?机械臂和工业机器人的区别
2021-06-11 -
手术机器人如何赋能智慧医疗
2021-06-11 -
工业机器人在喷涂领域的发展
2021-06-10 -
细数运用工业机器人应该避免的误区
2021-06-10 -
AMR机器人公司Gideon Brothers完成3100万美元A轮融资
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