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 >

3类玩家催生的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

时间:2022-01-24 13:02:20 来源:高工锂电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主要催生了三大模式,分别为动力电池企业回收商业模式、锂电材料企业回收商业模式、梯次利用商业模式。

电动化规模推广,动力电池报废潮来临。2020年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23GWh,预计未来5年内迎来爆发期,2025年退役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25GWh。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一般先进行检测,符合能量衰减程度的退役电池,在通讯基站、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梯次利用,不具备二次利用价值的,则需对其拆解在利用,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等材料,或对再生电池材料修复,提升回收价值。

当前,国内根据现有商业模式主导企业性质不同,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主要催生了三大模式,分别为动力电池企业回收商业模式、锂电材料企业回收商业模式、梯次利用商业模式。

动力电池企业回收商业模式

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

该模式以动力电池企业为主导,卡位回收处理,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成为该类商业模式的源动力。此外,从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来看,动力电池生产商通常肩负着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

基于此,电池企业纷纷以建立战略联盟、参股等形式参与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合作,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国内代表性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别增持邦普循环,持有邦普69.02%股权;2019年又与邦普合资36亿元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扩大上游正极材料布局。

邦普循环早于2008年就提出了“上下游”回收结合的概念,首创中国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目前已在全国范设置15个回收网点,可直接对接车企销售售后服务网络,部分解决车企回收网点短板。

在资源回收技术上,邦普对废锂电池进行破碎、热解、粉碎及反复筛分磁选等全自动化预处理后得到含镍、钴的精料,然后经过一系列化学除杂等工艺生成特定形状的三元材料前驱体(镍氢锰氢氧化物)。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锂作为反应物,在氧气氛围中按照设定的温度程序进行烧结,得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锂电材料企业回收商业模式

代表企业:邦普/华友钴业/格林美等

以锂电材料企业为主导的商业模式,通过回收废弃电池中关键金属资源,形成产业闭环及降本空间,也是该类商业模式发展的源动力。

其中,三元前驱体企业纷纷布局回收,包括光华科技、格林美、湖南邦普、华友钴业、赣州豪鹏,同时中伟股份、赣锋锂业、广东佳纳、金驰能源等也具备锂电回收能力。

此外,华友钴业加码上游资源布局、购买矿产资源的同时,向下延伸至回收,进一步拓宽其在钴资源等原材料供应渠道,保障资源维稳及成本掌控。

其全资子公司华友循环2018年投产再生利用专用生产线,实现年处理退役动力蓄电池6.47万吨,每年可综合回收钴5783吨(金属量)、镍9432吨(金属量)、锂2050吨(金属量) 以及锰、铜箔、铝箔等有价元素。

而格林美则按照“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开展业务布局。

其联合北汽、比亚迪、三星等企业,开启汽车厂牵头、电池厂参与、回收企业承办的社会责任大循环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的落地实施。

梯次利用商业模式

代表企业:中国铁塔

作为第三方企业,其主业并非电池以及电池回收业务,但是其主营业务类型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梯次利用有比较好的契合点。梯次利用商业模式的代表企业为中国铁塔。

中国铁塔既是退役电池的消费者,也是退役电池的回收者。其总结出了三种梯次利用锂电池的方式,分别为重新组装、直接组合电池模组与整包使用。

而中国铁塔的商业回收模式关键在于与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回收网络。目前,中国铁塔与一汽、东风、江淮、比亚迪、蔚来等众多新能源车企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协议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

与此同时,中国铁塔也积极与动力电池企业进行战略合作,2018年1月,中国铁塔与国轩签订动力电池梯级再生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协力推动梯级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领域的应用。

5G时代来临,中国铁塔的5G基站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快速增长,若梯次利用电池应用于5G基站,则铁塔对于梯次利用电池的需求将进一步攀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