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用代糖戒糖的山路十八弯
常年在减肥路上的我们,对于热量、糖分十分敏感。戒糖也成为年轻人减脂、护肤的流行风尚。
“无糖”“代糖”“0热量”成为影响许多人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词,甚至很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也会选择更加偏贵的无糖产品。无糖也成为商家们寻求新增长的抓手,许多厂商都开发了新的无糖产品,什么饮料、酸奶、零食等,迎合着消费观念和消费趋势的改变。
消费者可以用无糖产品代替对糖分的需求,商家在无糖的风尚中利润飞起,代糖似乎是个完美的选择,可以双向满足消费与供应两端的需求。但近日,有关代糖科学研究和新闻的真相披露,打破了无糖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的虚幻平衡。
越0糖0卡越胖
市面上流行的无糖产品,都是将各种代糖加入到食物中来作为甜味剂满足口感。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剂,伪造出了甜味,这些人工甜味剂特别特别甜,会比白糖甜几百倍。我们小时候吃的糖精,爆米花里面会加的那种,就是人工合成代糖的一种。
各种食品中常见的代糖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造甜味剂。如果单拎代糖出来,本身确实是没有什么热量,并且也拥有糖的甜味,在食品饮料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看似确实没什么毛病。
但研究发现,代糖食品饮料不仅会让你发胖,并且也会增加其他病症的风险。 哈佛大学一项近20 万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含人工代糖饮料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高于喝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另一项针对新加坡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喝含有人工代糖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了58%,高于选择含糖饮料的青少年。没有糖分的摄入,怎么还让人容易得糖尿病了呢?
吃进去的代糖会让大脑误以为你在摄入糖分,让胰腺分泌胰岛素,大量被分泌出来的胰岛素会将体内的血糖合成脂肪。这就导致脂肪增多,但实际上体内的血糖量并不足,大脑又发出信号,刺激人们过量进食,从而血糖升高。许多人喝完0卡0糖的饮料,出现更馋更饿的原因就是缘于此。
这种对人体代谢系统的欺骗,如果长期进行下去,很容易造成代谢调控机制的紊乱。一些研究显示,代糖的滥用可能会干扰氨基酸代谢,影响到神经递质平衡,例如影响大脑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水平,使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不利于人体的抗焦虑抗抑郁功能。
代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多重威胁也被全球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饮用人造甜味剂饮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升高32%。
代糖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但在全民减肥戒糖的狂欢中,市面上无糖化的产品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代糖危害的声音被淹没。甚至在一些无良商家的暧昧包装宣传下,无糖竟然还是健康生活的代名词。很多不了解的消费者,仍然被蒙在鼓里。近日,一项长达十年跨度的代糖研究,又将这份真实的危害递送到我们面前。
戒糖=戒掉所有糖
来自法国巴黎大学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大约十万人近十年的数据,通过研究与分析,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发表了这项新研究。结果显示,人造甜味剂并不是糖的健康替代品,常吃或常喝含有人造甜味剂的食物或饮料,尤其是含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这些癌症包含很多我们常见的癌症系列,如以肥胖为诱因的癌症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等。
这个项目从2009年开始启动,受访者自愿参加,自主报告疾病史、社会人口状况、饮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数据。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包括 24 小时饮食数据中人造甜味剂的摄入情况。在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收集了癌症诊断信息,随后展开统计学分析,调查人造甜味剂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为了矫正数据的影响因子,研究人员调整了一系列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运动、吸烟、体重指数、身高;随访期间的体重变化、糖尿病、家族癌症史,以及酒精、饱和脂肪酸、纤维、糖分、全麦食物以及乳制品摄入的基线等。
刨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类,研究显示,在女性中,与乳腺癌风险提高22%相关。而在男性中,与前列腺癌风险升高28%相关。在整体的患癌风险中,高摄入甜味剂会提升13%的患癌风险,与肥胖之类的癌症风险升高13%。
人造甜味剂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摄入也以加工食品和饮料为主。无糖饮料份额最为显著,占据人工摄入甜味剂总量的53%。其次是含糖零食、饼干、蛋糕、燕麦片等餐桌食物,占据29%;酸奶、奶酪等制品占到了人造甜味剂摄入总量的8%。
研究人员分析,人造甜味剂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导致代谢紊乱,引起超重或肥胖;促进炎症、血管生成和DNA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改变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等。
看到了这里是不是有点颤抖,我们喜欢的快乐水,肥宅酸奶和零食都不香了。从此0糖不再是我们戒糖的避风港了。鱼和熊掌兼得的幻想破灭,想要健康、戒糖的话,需要戒掉所有糖。戒糖=戒掉所有糖。
直面“糖生”
大量的研究和试验,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0糖0卡百害无一益。肥宅快乐水的甜美,包藏祸心,真真是“口蜜腹剑”。
也不用再与网友们线上battle哪个代糖更健康了,代糖们在健康方面被一网打尽,没有安全可信的余地了。人工代糖会误导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喝无糖饮料,胰腺对糖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分泌胰岛素越来越缓慢困难。欺骗大脑的代价就会导致代谢紊乱,要么就是与癌症风险提升相关。
想要喝饮料的话,不用再自欺欺人找0糖0卡,就大大方方地喝正常的吧。这种正常的糖就是蔗糖这类的食糖,包括白糖、红糖等。各项政策中提倡的减糖,也主要是指减少蔗糖等人工精制糖的摄入量。
真正的0糖在食品规定准则中也有明确的定义和规范,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可标注为“无或不含糖”;预包装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过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可标注为“低糖”。
这里的糖指的是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双糖(乳糖、麦芽糖),因此食品宣传中的无蔗糖并不等于无其他糖,所以0糖(代糖)依然在风靡。
咱们经常在市面上见的饮料,买的时候可以看看配料表,再考虑考虑。顺道跟大家唠唠,无糖可口可乐使用的是阿斯巴甜,元气森林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喜小茶使用的是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这几个代糖是上文实验中,被拎出来的典型代糖。
至于想要选择什么样的饮食习惯都是个人选择,只是希望我们的任何选择都在知情的情况下去抉择。毕竟各类食品厂商在利益驱动下,0糖0卡健康的声量太大。
那代糖没有代替蔗糖的希望了,如何戒糖呢?营养学的各个大咖的答案就是那个最本分的回答:管住嘴。
如果喝饮料习惯的人,不喝白水,就考虑转战去开辟新的食域吧,淡茶,柠檬水,什么自泡果茶之类的,都可以考虑在线学习一下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满足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健康还是减脂。
对抗大脑对糖分的渴望,拉住大脑这个想要吞噬一切的饕餮怪缰绳,虽然痛苦,但对自己欲望PUA,真的就是最本源的那个答案,最简单,但也最难坚持。
原文标题:伪装者:用代糖戒糖的山路十八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