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能硬件,能成为“好未来们”的未来吗?
撰文/ 黎炫岐
编辑/ 陈邓新
教育智能硬件正来到一个新的窗口期。
回望1986年,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年代,超500元一台的“中华学习机”曾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几年后,小霸王飞入寻常百姓家,并让学习机的概念深入人心——这被视为中国教育硬件的起点。
近四十年间,时代的车轮轰然驶过,在“后双减”时代,几经迭代的教育智能硬件再度迎来风口,近期更是频频传出新的动向,既有学而思发布首款智能教辅学习机“学拍拍”,也有老牌儿童硬件品牌读书郎港交所上市。
事实上,学而思似乎慢了半拍。在学而思推出智能教辅学习机之前,已经有诸多教培企业借此赛道转型,而网易有道、科大讯飞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也率先踏足而入……不过,当前校外机构传统学科辅导业务受限,公立学校承载能力不足,留给各大玩家的空间似乎还有很多。
眼下战事正酣,“学而思们”又将如何各展身手?
从“题拍拍”到“学拍拍”,从软件到硬件
“数学拥有它,学习不费妈。”
不久前,“学而思”、“学而思网校”和“学而思素养”等学而思旗下公众号同时“重磅发布”《孩子没人辅导?这款“数学神器”也太好用了吧!》、《这款“随身家教”也太好用了》等多篇推文,介绍全网首发的学而思首款智能教辅学习机——“学拍拍”。
锌刻度留意到,一个月过去,这款售价为1499元的教育智能硬件在学而思官方旗舰店的月销量已超过800件,而在学而思教育旗舰店的销量略逊,只达到200余件。此外,在京东的自营旗舰店,学拍拍的用户评价也超过了200条。
据官方介绍,学拍拍由上市公司好未来旗下学而思智能出品,产品内置学而思自研精讲内容,帮助学生在家庭学习场景中有效解决疑难问题。
而“学拍拍”最大的特点,在于“拍题”功能。“学拍拍”采用“一题一讲”的模式,每一个知识点和题目,配有专业、详细的精讲视频,“当孩子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或者难题时,可以随时拍照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学而思提到“学拍拍旨在教授方法而非提供答案。”事实上,学而思推出的“学拍拍”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其于两年前曾推出的“题拍拍”,只不过前者为硬件,后者为软件。彼时,题拍拍这款面向中小学生的拍照搜题“免费答题”工具,主打“14分钟真人解析答题”功能,却曾陷入“重答案,轻解析”的争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这是一种理想的产品形态,现实中则任重而道远。实测发现,用户提交真人解析的题目大多数已收录在题库中,“而答题主提供的解析更多只是答案的翻版,记者实测发现,少数解析的附加值只是用不同颜色笔迹标出了答题要点,以及少量的语音解析。”
而这其实也是家长们对智能硬件最大的担忧。锌刻度留意到,在官方旗舰店里,题拍拍的商品问答板块下,不少家长发出提问“会讲解思考过程吗,还是只讲解答案?”
学而思旗舰店的回复
所以,当好未来从软件到智能硬件,显然更为谨慎了。首先,题拍拍此前面向的受众为中小学生,而学拍拍目前仅覆盖小学阶段。其次,如家长提问“和搜题软件有什么区别”时学而思旗舰店官方回答称,“学拍拍不展示答案,拍完直接出讲解课程,而拍搜工具直接出答案”。
此外,在宣传力度上,好未来此次似乎低调许多。2020年推出题拍拍时,可谓不遗余力去推广: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9月份的电梯海报广告花费中,题拍拍APP位居月度第6名,其力度不容小觑。而题拍拍APP在公交站台的广告也是随处可见。而这一次,好未来推出智能硬件,不仅产品面市落后于众多教培企业、科技企业,且宣传力度也远不如两年前。
不过,这倒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好未来赶了个晚集。毕竟,在推出题拍拍这一智能硬件之前,好未来也并非一直“坐以待毙”,早在今年年初,好未来也曾推出一款名为“小猴智能学习灯”的智能硬件产品,并上线淘宝学而思旗舰店和微信小猴智能自营店。
据学而思旗舰店官方介绍,小猴智能学习灯和题拍拍一样,不面向初高中阶段,仅适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员,提供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主流版本教材内容。和市面其他学习灯相比,该产品的一大差异性在于,其提供学而思的数学教研题库。此外,常用功能还包括指尖查题、作业检查、查单词、课文朗读等。
而在今年3月10日,好未来还成立了深圳市星桐科技有限公司。据工商平台信息,其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产品及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等。注册资本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冯星星。而冯星星同时担任好未来旗下多个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包括旗下托育品牌北京彼芯托育服务有限公司。
显然,好未来对教育智能硬件的野心,并不比其他教培企业少半分。
多行业玩家混战,一场新旧品类、产品和渠道的较量
不过,好未来面对的,的确不是一场轻松之战。
毕竟,自“双减”落地,教育智能硬件这条赛道日益拥挤,尤其是2022年,各大玩家在年初进行一番产品和营销密集投放后,各家公司进一步加速研发推出新产品:除了原有的以读书郎、步步高为代表的传统硬件企业,还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跨界入局的互联网大厂以及科大讯飞等新型科技企业瞄准该赛道,更不用提新东方、作业帮等教培企业。
其中,从教培企业来看,2022年春节不久后,掌门教育就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教育硬件智能学习机,随后又先后在4月和5月,针对启蒙教育推出"小狸启蒙学习机"和"掌门扫描学习笔S6",并在6月直接更名为"掌门智能";作业帮则在此前推出学习笔、学习耳机、学习护眼灯、自主学习机等智能硬件产品后,于今年4月发布"喵喵机学习打印机F1",支持试卷还原、错题整理等功能;新东方自去年12月旗下子公司新东方在线,与天猫精灵联合推出智能词典笔后,今年5月旗下公司OK智慧教育再推出新的教育硬件产品“OK智慧教学大屏”;网易有道则在今年4月推出智能学习灯;
再看互联网大厂和新型科技企业,百度旗下小度科技公司于今年6月上线新款智能学习机P20;科大讯飞则在推出AI学习机A10产品后,又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墨水瓶智能硬件“AI语文本”。
至于传统硬件企业,在近期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了“教育硬件第一股”的读书郎则是一个代表。此前在5月,读书郎曾高频上线多款学习机、词典笔和儿童平板等硬件产品。
事实上,伴随着赛道逐渐成熟,产品逐渐增多,各行业的优势和劣势也日益突出。从产品来看,不难发现教培企业更倾向于做内容类产品,而科技公司更倾向于做工具类产品,这必然和公司基因相关,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公司和传统硬件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经验等方面会更有底气,而教培企业则在教学资源和内容上更占优势。
教育智能硬件玩家众多,图片来自艾瑞咨询
而从渠道来看,各大行业的玩家优势也大有不同:教培企业积累了更多受众用户,但此前距离互联网销售渠道较远;而互联网大厂对各大电商渠道更为擅长,却又需要培养用户对其的教育产品的信任度和黏性。
正如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晶曾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硬件本身是渠道的生意,品牌差异性并不大,用户很难感受到1000块钱和2000块钱产品的差异。而所有硬件产品的核心问题是内容是否好、粘度是否高。” 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同样表示,“所有的教育硬件要跟内容结合才有生命力。”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各行业玩家推出的产品来看,不难看出,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已从过去单个硬件产品的竞争过渡到了全场景、全矩阵的竞争,品类则可以主要分为平板、点读笔等传统品类和智能学习机、智能打印机、智能学习灯等新品类,或者分为传统单功能产品和综合类产品。
那么,新旧品类之间的较量现状如何呢?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指出,综合类与单功能类产品渐成势均力敌之势,“受疫情及双减政策影响,学生平板供需双方呈爆发式增长,推动了综合类产品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激活……从但单功能品类来看,扫描笔沿袭黑马特质,继续呈高速发展态势。”
“鸡娃”的家长,能否让企业的短期利益变为长期价值?
那么,教育智能硬件的潜力有多大呢?
或许可以从各大巨头的相关数据窥得一二——近期,百度、网易有道、科大讯飞相继发布新财报,财报中巨头们不约而同的突出了教育智能硬件业务营收信息,表露出教育硬件业务是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新经济增长点”、“新增长解空间”的期许……
其中,网易有道第二季度营收9.56亿,其中智能硬件业务二季度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6.3%,成为支撑网易有道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而2022年上半年,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营收为整体营收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业绩。
这至少证明,教育智能硬件眼下能给企业带来的短期利益是可观的。
而这离不了家长们的“助力”。
在后双减时代,校外培训班停办,教育焦虑却仍旧不止,教育智能硬件则顺势成为焦虑的家长们能够握住的“稻草”。艾瑞咨询发布《2022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在疫情影响、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家长对于教育智能硬件产品仍保持积极态度。教育智能硬件支出比例超过30%的家长用户将由目前的16.3%提升至将来的29.5%。2022年,预计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431亿。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智能学习设备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1%,到2026年,其总市场规模将达到145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仍很可观。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加上入局者多且杂,整个市场也难免陷入良莠不齐的局面。
正如“深氪新消费”写道,市面上不乏知名品牌的学习机出现质不配价的问题,售价高达四五千元,搭载的只是高通、联发科等研发的中端性能芯片。例如,读书郎售价超5000元的旗舰机型C30,搭载的却是高通在几年前发布的骁龙835处理器,而价格却比更高配置的学习机贵一半左右。
而锌刻度也留意到,尽管有不少相关测评推荐,许多家长仍然对如何挑选教育智能硬件充满困惑。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不乏家长询问,“市面上的学习机太多了,价格也参差不齐,到底如何选择?”
所以,要想从这场争夺家长的大战中脱颖而出,并且将短期利益转化为长期价值,或许还需要各大品牌在“软硬”实力上持续发力。
原文标题:教育智能硬件,能成为“好未来们”的未来吗?
-
以“软实力”助推能源行业“硬指标”, 商汤科技与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2022-10-13 -
张长令:新能源车激发行业发展动能
2022-10-13 -
中国电科院:用能信息实时感知 供电服务更高效
2022-10-11 -
氢动力的未来
2022-10-10 -
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公司“运行监控平台”进入验收阶段
2022-10-09 -
国内首台智能电动无人振动碾在缙蓄成功试用
2022-10-09 -
智能电气化转型,奇瑞“赶了个晚集”
2022-10-08 -
“猎鹰”系列AI芯片助力电力监控数字化转型
2022-10-08 -
智能低代码 应用分钟级构建
2022-09-28 -
元宇宙+教育是未来吗?
2022-09-26 -
思灵机器人北方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心
2022-09-23 -
华为:“5.5G”时代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发布
2022-09-23 -
锚定“双碳”目标 共赢绿色未来
2022-09-22 -
国家能源集团项目入选交通部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
2022-09-19 -
“双碳”目标下,山西这样“氢”装向未来
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