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闯:攻关激光焊设备 | 《至精至善》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李闯,一汽-大众长春生产焊装车间工长,被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作为第二代一汽人,1977年,李闯出生在长春。1996年,从一汽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汽铸模厂。2000年,一汽-大众招聘200名电钳工,他以第11名成绩被录取。
在轿车一厂焊装车间,李闯从上线机电技工做起。2002年,被选拔到维修工段当一名维修电工。2003年下半年,基本能独立处理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
2004年,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开始建立,李闯作为技术启动支持人员,进入轿车二厂维修中心,经历了开迪、速腾、迈腾和新宝来4种车型的建设、调试和规模生产阶段。2009年,他从维修工段调到生产工段,历任代工长、工长。
李闯在轿车二厂焊装车间负责激光焊期间,进行了40余项技术创新改进,突破激光焊领域的技术封锁,为一汽-大众节约成本1100多万元。他整理编写完成《激光焊应用维修手册》,通过创新工作室培养了大量激光焊接人才。
2008年,他凭借“大规模轿车生产激光焊柔性自适应分配系统”创新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荣获全国第18届发明博览会金奖。
▍从电钳工到维修电工
1977年,我出生在长春。父亲是长春一汽客车底盘厂职工。我从小就喜欢去他单位玩,看到零部件经过组装,变成一辆完整汽车的过程,不禁对这份工作心生向往。我还喜欢用木头制作车辆模型,这是汽车厂大院的男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还互相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考虑到家里情况和个人爱好,我选择到一汽技工学校学习维修电工专业,学制3年,其中一年半为实习期。学校安排我们到一汽客车底盘厂、一汽散热器厂和一汽解放等企业实习,在维修电工班组跟着师傅学习技能。
1996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汽铸模厂,主要为解放卡车铸造活塞环和刹车盘等。我心里有些失落,因为这里与印象中的整车制造厂不一样,都是些零部件铸造模具。但父亲鼓励我,到哪里都一样能锻炼人,还是要好好干。
师傅教给我两句话,让我终身受益:一句是,维修电工必须认真仔细,这份工作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另一句是,工作中要多学、多看、多问,多向别人学习。
2000年,一汽-大众产能迅速攀升,工厂需要招聘200名电钳工,我跃跃欲试。有朋友劝我,去新合资公司不如留在老工厂稳妥,不知未来前景如何,要是再回头就很难,但我毅然报名参加考试。当年9月,我以第11名的成绩被录取。
我被分配到一汽-大众轿车一厂焊装车间。迄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到焊装车间的情景,虽然捷达生产线是从美国搬迁过来的20世纪80年代设备,但自动化程度和节拍效率都很高。我既震惊,又兴奋,就像进入一个大宝库。我心里想,未来虽有挑战,但一定要好好干。
我的第一个岗位是上线机电技工。由于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在这里几乎派不上用场,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就会想起铸模厂师傅的教导,要一边生产一边学习。
我所在的班组有10个人,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为更好适应岗位,一大半人都在积极学习,我的斗志也被激发出来。当故障出现时,我就跑前跑后,看老师傅们如何判断维修。下班后,我赶紧将案例记在笔记本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琢磨。
其间,发生过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不知什么原因,我焊出来的焊点总是发白,正常应该是金黄色。班长叮嘱我,发现焊点发白要勤检查,看是否发生了开焊。除反复检查外,我更想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开焊,而且进一步查找原因和修理设备,也是维修技工的本职工作。
起初,我以为是电极帽长时间没更换所致,但换完后依然如此。我又想,如果把电极帽锉一锉,会不会好点?于是就把电极帽断面锉得非常尖,结果还是开焊。
我只好向班长请教。班长说:“你把电极帽锉得这么细,能不开焊吗?这是有分流的地方,电缆的绝缘体破损,而你的工作台是铁的,它俩一搭上,电流就跑了。强度不够,焊点能不发白,能不开吗?”
班长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根源,而我研究半天却没有成效,主要原因还是经验不够丰富,理论不够扎实。此后,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大量查阅资料,努力提高技能。
2002年,我被选拔到维修工段,成为一名维修电工,主要负责宝来生产线。
刚到维修工段,我还有些不适应。在生产线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产量,有时帮着处理一些小问题。宝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以前根本没接触过,而且出现问题要求快速处理,否则会影响产量。
▲进行激光焊培训
为尽快适应维修工作,一方面,我把自己负责的基础点焊——维修悬挂点焊机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多向老师傅请教,同时到一汽-大众培训中心学习。
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做了一个试验台,将设备从里到外拆了一遍,画出图纸,研究各个部件功能,同时模拟处理一些故障,为维修积累经验。
半年后,我发现悬挂点焊机的元件空气开关总坏,换一个开关需要1600多元,成本昂贵。通过拆解损坏的空气开关,我发现大部分损坏开关是触点被烧坏所致,被烧坏的既有静触点,又有动触点。
我突然灵机一动,能否将两个损坏的空气开关整合成一个好的?焊接后,重新组装的空气开关完全可用,此举为一汽-大众节省了不少成本。
这次成功的技术改造让我尝到甜头。以前,自动夹辅具编程是我的弱项。于是,我积极参加培训。当时生产线较忙,我白班不能去听课,就上完夜班后,第二天早上8点到培训中心上课。到2003年下半年,我基本能独立处理电气设备的维修了。
▍意外收获
2004年,一汽-大众再次大规模提升产能,开始建立轿车二厂,需要一批启动技术支持人员,我主动报名参加。6月8日,焊装车间开始安装设备,我正式加入轿车二厂。
此后,我经历了开迪、速腾、迈腾、新宝来4种车型的建设、调试和规模生产阶段。
轿车二厂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轿车生产基地,设备技术含量高、复杂。焊装车间就是这个基地的心脏,有先进的激光焊技术。
在轿车一厂,焊装车间只有2台激光焊设备,设备出故障时,只有维修主管等3人能够进行修理,班长甚至都不能参与。后来我们才明白,激光焊设备的光学元件要置于无尘环境中,扬尘不利于进行维修。
轿车二厂维修中心开始只有6个人,分成机器人小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小组和激光焊小组。我负责激光焊小组,对激光焊设备进行维修和质量优化,算是得偿所愿。
速腾项目引进了32台激光焊设备,从车门到后盖、顶盖、前端,都可实现激光焊接。其实,早在开迪项目(与速腾同平台)时期,车间就已经成立激光焊小组,主要为速腾项目作准备。外方人员在现场调试设备时,我们就边看边学,学会了基本操作。
2004年10月,一汽-大众组织我们到德国学习激光焊技术,同行共有4人。学习时间共计2周,其中一周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沃尔夫斯堡,另一周在柏林的激光焊设备厂家。
除学习维修激光焊设备理论知识外,我还有些意外收获。
这得从激光焊镜头保护镜片说起。由于粉尘或者一些工件表面受热后产生的气体,会对激光焊镜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因此,激光焊镜头前会有一个保护镜片。但这个镜片属于易损件,每个班次每天要更换一次,而且镜片只能从德国采购,每片成本约200元。
在这之前,我就思考过能否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延长保护镜片的使用寿命。我每天拿着笔记本记录镜片受污染程度,还做过一个检查周期表,观察每天的用量、镜片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等。
综合分析记录的数据后,我发现不论如何保护,镜片都会受污染,因此必须定期更换。
到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集团总部以后,我看到他们同样每天更换保护镜片。但镜片包装略有不同,他们的包装上面有德文,而我们的没有任何文字。巧合的是,德国车间班组里有一本中德对照说明书,我在上面看到保护镜片竟然是由苏州工业园一家公司生产,我记住了生产厂家的电话。
回国后,我和苏州这家公司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每片售价80元,但他们只做出口。我有些不甘心,把事情汇报给维修主管,再通过采购部门努力,最终以每片80元的价格直接从苏州采购。以每天更换50多片、一年更换1.8万片计算,每年可节省费用几百万元。
速腾投产初期,按照惯例,中方要聘请德方激光焊专家到焊装车间进行启动技术支持,费用是每小时102欧元,每月18人次。车间领导找到我们,希望将国外所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提高激光焊质量。
我有些不信邪,都是一样的人,为何不能自己干?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差在哪里?憋着一口气,通过刻苦钻研,我们用2个月时间,终于突破外方技术封锁,完成了速腾激光焊设备质量优化工作。
速腾刚开始启动调试时,顶盖——也就是车顶,这样一个大面积范围的钢板,其激光焊缝质量不是很好。虽然这对汽车安全实质性影响较小,但是存在漏雨导致锈蚀等问题,这在我们公司是不可接受的。
有些企业为节约成本,在同样位置用橡胶或者其他材质的美观条给掩盖,这其实有隐患。而我们公司要求,直接让用户看到这个位置,焊接的外观必须完美,不能存在任何瑕疵。
正常车顶盖和侧围的匹配精度要求是0.2~0.5毫米,间隙不能过大,但也不能过小。间隙过大,天窗的材料就会渗到两个板材之间,导致焊缝不美观,而且返修起来很困难。反之,间隙过小,焊完就像鱼鳞,打磨后焊缝中间会出现孔洞。
首批速腾实验车顶盖和侧围间隙已经达到1.6毫米,超出标准很多,根本没法焊。我立刻和负责匹配分析的部门一起研究方案。要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车顶盖和侧围的匹配,只有匹配间隙达到要求,才能保证激光焊质量。
我特意进行了实物演示,用直径1.6毫米的焊丝把顶盖钎焊出来,结果用手一摸,不是一个大坑,就是一个大波浪。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焊接质量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车顶盖和侧围的匹配间隙过大。
同事立即开始优化间隙匹配。一段时间后,匹配精度达到需求。经过5轮焊接质量优化,顶盖钎焊质量问题终于解决。最终,我们取消了德方专家的技术支持,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2005年10月,我第二次到德国学习激光焊技术。这次有7人同行,除激光焊小组成员外,还有车间工程师和培训中心老师。时长7周,地点在激光焊设备厂家。
与第一次出国主要学习激光焊初级课程相比,这次主要是学习设备原理、参数优化和设备调整等内容。换句话说,以前老师教给我们的设备密码,属于初级密码和操作密码,经历这个阶段后,才能在高级课程中拿到专家级密码,进入更多操作界面调整优化参数。
回国后,我们编写了《激光焊技术手册》。这本手册被一汽-大众培训中心用来进行拓展培训,效果不错。
▲激光焊镜头零件通用性改进
▍激光焊攻关
接下来,我开始着手激光焊设备去离子过滤器改进项目。
由于国外设备厂家垄断激光焊设备技术,造成备件价格非常昂贵。激光焊机冷却系统的核心是去离子系统,其中,去离子过滤器的消耗量占备件比例的17%。按照保养计划,每台冷却器的去离子过滤器需要每年更换一次。焊装车间有57台冷却器,每个过滤器1.3万元,合计需要成本70多万元。
两次出国学习的经历让我更加了解激光焊内部构造。我发现通过更换一些零部件,可以再节约一些成本,但难点在于,激光焊作业时,只有4%的能量被利用,96%的能量被冷却水带走。因此,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非常重要,要求水的导电率必须在0.6s/cm以下。
激光焊设备去离子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净化过滤器水中的导电离子,冷却激光发生器中的激光发射装置,保证导电指标达成。
是否有替换方案,既可以去离子,又可以降成本?通过研究过滤器工作原理及物质成分后,我尝试用石棉过滤装置替代,但实验没有成功。接着,我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国际经验技术,并向德国同事请教,终于找到了能替代过滤材料的物质。
改进后,使用新型材料的去离子过滤器设备性能和参数,与原装进口设备相差无几。而且,这种替代物质可以在国内采购,并经组装使用。从此,我们不用再更换整个过滤器,而是定期更换其中的过滤材料即可。项目每年可节约10%的激光焊易损件成本。
围绕激光焊,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PDT镜头工作模式改进。速腾门盖有13米激光焊缝采用德国PDT镜头焊接,当时全球只有南非奔驰公司和我们使用。
因投资有限,我们只能将焊接镜头多功能化,即一个镜头具有2~3个焊接镜头的功能,PDT镜头由此诞生。它具有偏转角度的功能,既能焊填充,又能焊熔焊。
这种焊接镜头精度高,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容易出现故障。为尽可能降低设备停台率,我们在现场蹲点3周,观察故障发生的异常现象,最终发现过高的转换镜头角度以及伸缩长度,是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
我们进一步研究:是否每个工件焊接都需要镜头进行角度偏转?能否不偏转,或者不大幅度偏转,仅在有必要时偏转?结果发现,多数情况下,只要将镜头固定在一个角度,就可以降低故障率。
我们利用4个星期日,综合6个工位,对8台机器人及激光焊机重新编程。问题解决后,可节约2个激光焊接镜头,节省备件及维修费用70万元。同时,故障率大幅降低,速腾门盖生产时再没出现超过30分钟以上的停台。而之前一停就是半个班次4小时,与目前相比少生产80~90台(辆)车。
有一次,在一个周末,速腾门盖215工位的一个镜头组出现故障,镜头的电机无法复位。我们通过技术分析,将问题锁定在Z轴传感器零点设置上。由于设备厂家技术垄断,调整参数密码对我们保密,因此,即使更换传感器我们也无法校准参数。
我们联系代理商,问他们能否以特快方式邮寄一个镜头备件,得到的答复是最快也要2天时间。我们决定自己改造,通过分析论证,很快制订出一套将钎焊改为熔焊的完整方案。
我们立即行动,将伸缩臂拆除,用连接板将镜头的活动部分固定,然后更改机器人程序,将焊缝达到理想状态。经过20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赶在周一生产前将问题解决,避免了因停产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再往后,我们有了一个新想法:能否自行组装出一台激光焊设备?去德国学习时,我发现德国人会在平台上多准备一台激光器,一旦其他激光器出现问题,这台设备就能顶上,完全不影响生产节拍。
回国后,我一直想实现这个愿望,既能保证生产节拍,又可当培训设备用,可谓一举两得。
但花300多万元买一台激光器放着显然不现实。既然买不了,我就尝试在现有基础上“组装”出一台激光器。
一台激光器原本有6个平行光路,就像一个广场有6个出口,但并非所有出口都同时使用。按照德国设备厂家的设计,1号激光器使用1号和2号光路,分别给A和B机器人;2号激光器的两个光路,分别给C和D机器人。
因3号激光器是在另一个工位上,因此,只有1号激光器和2号激光器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如果1号激光器出故障,可以把1号激光器上的光路挪到2号激光器上,但不能用到3号激光器上。而3号激光器出故障,只能与4号激光器互换。
能否打破这种局限?既然所有激光器都在一个平台上,是否可以让1号、3号和5号激光器只要距离不太远就能实现互换。我把想法与PLC小组进行交流,他们表示实现的难度在程序编写上,可以试试。
PLC小组开始编写程序,我们在速腾门盖上进行试验。试验在一条门线的两个工位上进行,输入程序后,看激光器之间能否互换,结果连试两次都没成功。我们没有泄气,研究问题出在哪里,究竟是方向问题,还是试验中有疏忽?
进行第3轮试验时,从编程到调试,每个环节我们都很细心,但激光器只是偶尔才有功率。由此可以确定,方向没问题,但调试要优化。PLC小组继续优化程序,我们继续做调试,每轮试验都在2小时以上,而且不能耽误现场生产。
最终,第5次试验后,激光器功率稳定,达到焊接要求,实现了我们一举两得的目标。
▲维修激光焊设备
▍头等大事
我们还做过一个“上位机”项目。以前生产线比较分散,设备都在平台上,当设备停台时,线上工人打来电话,报完故障后,我们前去维修。对于一些隐性停台问题或者设备保养问题,我们要到生产线上寻找,不仅维修工作效率低,而且还影响生产节拍。
我就思考,能否有个上位机,把主焊设备、侧围设备、门盖设备等信息传输过来,我们在原地就能监控到设备状态。这个想法得到了激光焊小组的积极响应。由于对网络集成不太了解,我们就向PLC小组请教后再实施。
激光焊小组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安装、布线,通过集成器以太网实现了这一功能。终端是一个计算机显示器,我们可以直接在上面看到各平台设备情况。这样则变被动为主动,降低设备停台率,为车间赢得维修时间。
2009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原因有二:一是攻克新宝来顶盖激光钎焊难题;二是我从维修工段调到生产工段,成为代工长。
新宝来是一汽-大众第一款自主研发产品。2007年开始建生产线,2008年投产,2009年遇到问题。按照设计,顶盖钎焊需要点焊,由于
模具,冲压出的顶盖有个17毫米宽的凹槽。
外方副总经理表示,新宝来必须要有技术亮点,比如顶盖采用激光钎焊技术。从市场因素考虑,新宝来确实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但因最初设计是基于点焊工艺,如何转换工艺成为我们的头等大事。
一开始,我们采用激光钎焊后,在流水槽上面又铺了一层PVC胶,再喷面漆,这样既实现了激光钎焊,又保持了外表美观。但在一次路试中,我们发现顶盖上面会产生细裂纹,这是不能接受的质量缺陷。
大家开始研究如何消除这个缺陷。首先是把流水槽宽度从17毫米缩小到10毫米,但这样原有设备就不能再进行钎焊。我们向外方专家请教,对方表示需要重新改造结构,再重新编程运行,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而且仅专家费用就需要50万元,还不包括一系列设备改造费用。
关键是时间不允许。当时新宝来销售已经在市场上铺开,专家方案让我们面临巨大产能压力。这种背景下,经理问我:“你能否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了想,回答道:“领导,我不能说百分之百能解决,你给我2天时间,我先试试。”
“好,那就试试,我相信你一定行。”经理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励道。
首先需要梳理问题,针对17毫米宽的凹槽,激光钎焊时,顶盖和侧围的搭接没有任何夹具,这样前面焊,后面跑,很容易鼓起来。
后来我们就用一个滚轮,边压边焊。为消除缺陷,把间隙缩小到10毫米后,滚轮的压纹角度不适合,而且也焊接不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而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就不能大改,主要围绕激光钎焊进行调整。
我带着2名激光焊小组成员,利用元旦3天假期时间,先改顶盖钎焊一侧。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改变滚轮的压纹角度,在适合的角度上加垫片,加到合适时为止。接着修改激光焊镜头角度,一度一度地调整,再进行焊接试验。
第一台(辆)车焊接效果很不好,不是焊到顶盖内侧,就是焊到侧面。当时也有些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样不行。我说:“不行也得试试,按照外方方案,要等一两个月,时间等不起。”
我们重新优化焊接参数,接着再试,第二台(辆)车还是不行。焊到第三台(辆)车时,终于达到目标。上班时,我向经理作了汇报。最终,我们团队花5天时间完成了任务,这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能力。
2009年5月,我调任焊装车间宝来区域主焊工段代工长。到生产线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和质量上,因为我来自维修工段,到生产工段后开始负责培养维修能手,尽量将故障在内部解决。
在新岗位,我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宝来提产项目。因宝来持续热销,一汽-大众决定将宝来日产能从680辆提升到730辆。我负责主焊工段改造,主焊线是连接车身下部和侧围的最重要环节,改造项目的目标是将主焊线生产节拍从原来的155秒提高到99秒。
我带领团队,通过优化机器人生产节拍,比如取消不必要的轨迹或者烦琐的动作,实现了产能目标。后续再继续优化和改进,对备件进行大数据管理,2011年,改进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动化改造
最近几年,我的工作重点是低成本自动化改造。
新宝来EOP(量产结束)后,一汽-大众要生产新车型,要安装新设备,老设备需要搬迁。下一代是C4机器人,因此很多C2机器人面临淘汰。
我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周期和年限,虽然型号老,但设备还挺新。新工段只有20多台机器人,我就想把这些要被淘汰的机器人改造一下为我们所用。车间经理也同意我的想法,但他考虑到更多现实问题,问我实施难度如何。
确实有难度,但我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最大的难度是新机器人和老机器人标准不一样,要把老设备融入新设备中,并且还要实现联动。
▲调整激光焊参数
经过苦思冥想,我提出一种方案:能否通过中间转换器,实现C2机器人和C4机器人联动。我向有关专家咨询,得到肯定答复,的确有这样的转换器,但购买设备需要1.6万元。
我就两手准备,一边写采购申请报告,一边想办法实现新旧设备融合。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办法,立即把激光小组召回到生产车间讨论。把旧设备完全独立出来,变成一个个孤岛,新机器人与一个PLC通信,旧机器人与另一个PLC通信,再让这两个PLC之间沟通,这样就不用再购买转换器。
我们一拍即合。先安装一个机器人,试验成功后,开始到各焊装工段找设备。从2018年正月一直到国庆假期,历时8个多月,我们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和节假日、双休日,最终实现预想方案。直到现在,这些自动工位运行都非常稳定。
这是我们第一次自主完成自动化工位改造。改完后的成效是工位一小时产能提升2台(辆)车,一个班次优化3个人,2个班次就是6个人,每年可节省成本90万元。再加上设备费用,4年可节省600多万元。
2019年,第二次自主改造自动工位时,因有上次的经验积累,我们用时4个半月就完成4套自动焊接设备安装和1个升降滚床定位。这个工位可以帮助侧围工段分担150个焊点,提升生产节拍,节约每个班次3个人工,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率。
后来,我们又增加了10台机器人,整个车间增加了近20台机器人。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大家对自主低成本改造都非常认可,团队成员也非常自豪。我认为,能让员工认可的改进才是好的改进。这个案例在一汽-大众五地六厂进行了推广。
2020年,我们针对主焊车间下部工段最辛苦岗位——手动气体保护焊,进行自动化改造。与此同时,对激光焊设备应用进行通用性改进,从质量调整优化到设备维修,都是我们工段自己做。
激光焊设备的二次保护镜片被污染得非常快。设备厂家提出的处理方式是将镜片邮寄回欧洲保养,往返需要3个月,而且没有备件,因为厂家不再生产,我们只能干等。
二次保护镜片与之前提到的激光焊保护镜片有些区别,但原理相同。我便联系德国厂家,能否用以前型号的保护镜片做替代。厂家答复,不同型号的设备不能替代。
根据经验,我认为可以试试。内部沟通时,大家有些担忧,怕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但是突然有一天,镜片受污染后,激光被污染物分散到其他设备上,镜头变得特别烫,工作效率变差,设备不能再继续使用。
当时只有两个镜头,一个送去保养,另一个又不能用,要么停产,要么就按照我的想法,找个镜片替换。我装上替换镜片,先用低功率进行尝试,再不断加大功率,看镜头有没有发热现象。确定没问题后,再试另一台(辆)车的效果。结果效果非常理想,一直使用到现在。
早在2009年,我还在维修班组激光焊小组时,就在车间经理和工会主席的支持下,建立了激光焊设备维修基地。2010年初,以我名字命名的“李闯激光焊培训实验室”成立。
这是全国第一个完全由工人自主创建、集实验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阵地,也是“李闯创新工作室”的前身。发展至今,激光焊接技术在一汽-大众的应用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跟随时代发展浪潮,我们也在向数字化转型。比如生产设备故障维修的数据统计、备件采购周期数据、易损件使用数据等,这是创新工作室的一项课题。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必要过程,一旦搭建好数字化的平台,维修领域肯定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未来很值得期待。
原文标题:李闯:攻关激光焊设备 | 《至精至善》
-
Innovusion第5万台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下线
2022-11-28 -
瑞士团队成功演示单腔激光器多路复用,可实现多种高精度应用
2022-11-28 -
50MW/100MWh!国家电投武汉南都(鄂州)集中式储能项目储能系统直流侧设备采购招标
2022-11-27 -
国内半导体设备进口暴跌27%,国产设备现状如何?
2022-11-25 -
全球首次!科学家成功演示室温下的深紫外激光器连续波段放电
2022-11-25 -
【深度】激光微孔机加工优点突出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
2022-11-24 -
华曙高科科创板IPO首发过会 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
2022-11-24 -
住宅建筑适合采用光储直柔技术吗?
2022-11-24 -
激光在玻璃打孔领域的应用
2022-11-23 -
住宅建筑适合采用光储直柔技术吗?
2022-11-22 -
打破世界纪录:低噪声深紫外皮秒激光器助力高能CT分辨率提升
2022-11-22 -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谁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医疗设备企业?
2022-11-18 -
官方:各地原则上不得补贴能效低于节能水平产品设备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