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百度智能云:正在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时间:2021-08-20 20:17:04 来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师傅”扮演了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角色。 大到顶级博物馆里修复文物的工匠师傅;小到工厂几代人传承的一家小馆的老师傅……中国人习惯把有专门技艺的匠人尊称为“老师傅”。

比如,水务公司的“老师傅”总要凭借经验,在各个老旧的小区抢修,调节水压和供水量。“相信经验”、“熟能生巧”。早年,这是基于国情之下的历史必然。 当然,哪怕到了现在,“老师傅”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不同的是,或许他们不再需要接到一个报修电话,就带着一大箱子的工具去现场抢修了。

对他们来讲,监测、判断、数据、机械劳动的工作,已经交给了AI去完成。

在苏州常熟的恺博车间里,过去的声音检测环节,完全靠人工进行听声判断,正常每个工人每天要听超过一千组数据,对人力以及员工经验、精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而现在,百度智能云所打造的AI异音检测系统,将听到的声音,转化成了屏幕上直观的波形,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去诊断出结果,提高了筛选的精准度。

过去是靠老师傅们的经验,如今,工厂装上了一双“智能耳朵”。

除了在以上场景,百度AI技术已经在农业、钢铁、汽车等各个场景下有了成熟的应用。

8月18日,百度联合央视新闻举办的百度世界2021大会召开,除发布前瞻概念与创新产品外,大会还全面展示了百度人工智能在出行、生活、产业、自主创新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一次创新式全民科普。

百度CTO王海峰表示,作为百度AI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的集大成,百度大脑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此次,百度大脑全新升级至7.0版本,兼具“融合创新”和“降低门槛”两个显著特点。 像百度智能云这样的云技术服务商,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驻扎在工厂里的智能云团队 过去的近十年里,恒逸集团旗下的双兔材料工厂员工王礼娜都做着流水线式的工作——每一天,3000锭丝从她的手下流转、检验、过关。强光手电筒、丝锭、化纤机器几乎构成了她对工厂的全部印象。

2012年,从河南来到萧山后,王礼娜和丈夫一起进入了恒逸集团旗下的双兔材料工厂,成为了一名化纤丝锭的质检工。有过6年质检工作经历的王礼娜很快就成了这里的一名骨干员工。 在以效益著称的化纤丝锭行业,王礼娜多年来却只做质检一件事。

待检验的丝锭每个重达15.5千克,直径近乎半米,王礼娜每天都需要用强光手电筒照过每一个面,高强度的工作下,手电筒打在白丝上反射的光都能让王礼娜“眼花缭乱”,更别说搬运问题丝锭这样的体力活。

除了高强度劳动,让工厂更为担忧的,是根本招不到人。双兔工厂的大门外常年挂着招聘启事,要求仅是18到45岁、女性,对学历、工作经验等条件均没有要求,但依然很难找到王礼娜这样的老师傅。 而如今,情况正发生着改变。一排排化纺丝机器自动吐丝、卷成丝锭;地板上画有智能运输机器人行动轨迹,一辆辆小车穿梭其中;巨大的机械臂一口气能抓取三十个丝锭。

百度智能云和恒逸合作开发的AI智能一体机在王礼娜的工厂上线,相较于此前,工厂检验效率相比人工质检提高70%,工人日检验数量从3000锭大幅下降到200锭。

45岁的王礼娜也受派成为了百度智能云的数据标注工程师,负责将几千个丝锭的污损拍照、标注。粗略估算下数据:她的工作量直降95%。 包括恒逸在内的制造企业,一直在等待这样的转机。

作为中国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恒逸也尝试着用智能机器来减轻工人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恒逸和百度智能云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发AI质检一体机。

化纤质检智能化普遍存在的光学设备难以捕捉细节、质检问题多且不可控,不同工厂工艺不同导致模型难以普适等痛点,也让百度智能云的开发过程充满艰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百度智能云的工程师团扎根在了工厂,不断调整拍摄方案、光源类型。终于在经过三个月的Poc测试后,一台可以上生产线的智能质检一体机落在了双兔材料的车间里。

数据显示,恒逸工厂单个丝锭的检验时间可以缩短到2.5秒,检验效率相比人工质检提高70%。 科技公司的技术与先进的理念,正在改变制造业保守的一面。百度的AI技术也在不断的渗透进中国的这些实体工厂,推动着实体经济整体效能的提升。

经验和技术的最佳拍档 工业企业和科技公司的基因截然不同,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效能,但同时,老师傅们也担忧技术的善变、不稳固的一面。

在福建泉州辖区的一个自来水厂里。原本的工作方式:每个生产厂房都需要配备三四个人24小时轮班进行巡检,一个班组的工作人员就达到20-30人。

因为人会有情绪的波动、身体的疲劳等不可控因素,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接就会有出现差错的可能。

在泉州金鸡工作人员沈培坤眼中,曾经的前辈,每天都需要不停的在设备机房里面奔走,做体力活,永远都是一身水一身泥。

“设备运行和水的浊度是我们最关心的两个方面,但是人是不可能24小时永远有精神,永远不睡觉的。”这几乎金鸡水厂的生产管理专员前辈们的焦虑来源。 而今,小沈并没有此前那些前辈们的“焦虑”,新的水务人已经不需要这样去维护水厂的日常运行了。

这样的变化来源于金鸡水厂接入了百度智能云的“水务大脑”。

2020年,泉州水务集团与百度智能云达成战略合作,开启了泉州水务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征程。

在水务大脑的建设中,百度智能云就着重建成了大数据平台。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物联网等设备,采集高质量的数据,目前数据总数达到15亿。 在完成水厂的数字化改造之后,百度智能云帮助水厂建立了相关水务模型,可以对各种工艺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如今,泉州金鸡水厂原水的处理工艺在此前常规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等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工艺,生产流程达到了17个,但水厂的工作人员却再没有因工艺变得复杂而增加。

小沈以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巡检上,到现在只需要每天早晨打开手机的‘智慧水厂’应用,就可以知道水厂的水质如何、昨天一夜的水厂运行情况,同时对于水厂各个设备的检查也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

对工厂来说,像小沈这样的技术人员,是水厂运行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把小沈从简单但又耗时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意义在于,小沈可以思考如何把水厂的整个运行效率再往上提升一层。

其实,泉州水务,只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工厂的一个缩影。 如今,百度智能云每天都在不同的工业场景中深耕,AI助力的工业互联网已经作为基础设施铺设在工业领域中。

从2010年起,新疆电网开始实施疆电外送,累计输送了四千亿千瓦时的电量。不论是在北京、上海或者是广东,你用的电就有可能来自于新疆。 但安全输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开始用人工,用望远镜看,用耳朵听,在极端天气下,工作人员依然需要爬高下低,每天还需要花两三个小时整理照片,发现巡检问题。

而现在,在百度智能云无人智能设备的助力下,工作人员一天能够巡视50机线路,20公里左右,智慧巡检已经成为了工作的常态。 把机械而复杂的活交给技术,把思考和效率的提升交给人,也是“经验”和“技术”相结合的最佳实践。

技术的浪漫 当然,技术对时代的改造从来不是单点到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厂。 丽江,一座横亘在云南的千年古城,是众多国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全国各地的人来人往,也需要这个城市给这些向往者更大的“安全感”。

对于游客而言,很多景区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卫生间问题尤为严重;旅游景区商店也缺乏统一化管理,商品种类单一,也会影响景区的整体服务质量。 此外,到达景区后,部分景区的信息服务匮乏,缺少向游客提供资源的信息,同时缺乏对游览后的游客建立档案,使得部分游客旅游感受不佳。

2021年,智慧丽江城市大脑开始上线启动。根据城市的特性,百度为丽江打造了一个智慧丽江城市大脑、一个感知网络、一个基础云平台、四个中台和N个智慧应用板块,系统性的解决各种场景中遇到的问题。

在丽江城市大脑的建设中,百度智能云通过建设这四大中台,支撑党建政务、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公共服务五大应用治理场景。 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指挥中心,使用者可以实现综合指挥调度、决策分析及资源共建共享。

据了解,不仅如此,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百度还深度参与了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多领域的应用建设。 如今,这颗灵光的“大脑”可以在交通、应急、旅游、医疗、体育、信用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例如在文化旅游方面,丽江可以打通游客、景区、旅行社等多个环节数据,充分运用城市大脑的视觉分析能力实现对涉旅企业及服务的监管,实现游前掌握游客需求、游中实时掌握景区服务状态、游后及时洞察游客反馈。

游客可以获取旅游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交通和住宿不用再纠结,路线规划不再一头雾水…… 与此同时,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也开始深入到丽江每个市民的生活中:围绕城市治理、市民服务的难点痛点问题,优化每个场景。 利用最新的数字信息技术,打破信息鸿沟,唤醒“沉睡”数据……在城市治理中,技术成了关键利器。

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已经让或大或小的奇迹发生: 王礼娜受派成为了百度智能云的数据标注工程师,每天只需要负责将几千个丝锭的污损拍照、标注,工厂也变得更加智能; 沈培坤所在的的水厂占地200多亩,所有的工作人员只需十几个人,未来,他希望实现水厂的无人化; 新疆伊犁的机器人“晶晶”,可以实现每日的巡检,在它的大脑中枢,处理电网的数据; 已经实现一脑掌全局的丽江,想要打造边疆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丽江样本”。

正如Robin所言,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它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技术的价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