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中国海装H210-10MW海上风机重磅下线!16MW也正在开发研制

时间:2021-09-22 10:01:10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继首台8MW风机亮相后,2021年9月17日,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自主研制的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在大连庄河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十四五“向海图强”新能源战略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关阅读:中国海装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平价利器——中国海装首台8MW海上风机下线!

中国海装H210-10MW海上风机重磅下线!16MW也正在开发研制

该机组的下线创造了一个国内之最,两个全球第一:国内风轮直径最大;全球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全球唯一适应我国平价海上风电市场的10MW级别机型。

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周忠,庄河市市委书记申守勃,庄河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功利,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赵民,西安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咏梅,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邱顺流,中国海装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温剑波共同为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揭幕。

多项技术突破 国产化率超95%

中国海装整合风电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在已有5MW、6MW、8MW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及运维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MW海上风电机组,该机组的推出强化了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市场的龙头地位,持续代表并引领了国内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

本次下线的H210-10MW机组在研发过程中,相继攻克了100米级超长柔性碳纤维叶片的气弹稳定性设计、整机-部件-地基一体化建模仿真计算、智能传感降载减振设计、易拆卸集成式传动链设计、双驱电动变桨设计、超大型机组运输吊装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多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关键部件如轴承等核心技术受国外垄断,而伴随着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这一掣肘因素更甚。“真正的大国重器,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2021年5月22日,国内首台-中国海装国产化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如东基地成功生产下线,它标志着国内首次全面掌握了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重要部件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对实现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国产化,实现海上风电平价化意义重大。

中国海装H210-10MW海上风机重磅下线!16MW也正在开发研制

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5MW级海上风电机组自主化设计的整机厂商,中国海装致力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发展,解决了我国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核心部件“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介绍到,“本次下线的H210-10MW机组由中国海装牵头,联合双瑞风电、重齿、中车永济电机等共同打造,是举中国船舶集团之力重磅推出的海上利器。H210-10MW机组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核心零部件除轴承外均实现国产化。”

10MW机组秉承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在适应性修改的基础上风轮直径可提升至270米,功率等级兼容6-16MW,基础型式兼容固定式和漂浮式,实现我国滩涂、近海、深远海等各类风区海域的全覆盖,市场潜力巨大。

海上平价利器 抢占行业制高点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2022年海上风电国补将正式退出。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未来短暂低谷期过后,海上风电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关键时期,中国海装重磅推出H210-10MW海上风机。

该机组填补了我国在功率超10MW、叶片超100米的海上风电机组方面的研制空白,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领域自主创新与国际技术引领能力、支撑了我国海上风电大规模平价上网,将加速“十四五”平价海上风电市场春天的到来,对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实现“30·60”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前瞻一代。中国海装基于全产业链,也正在开展16MW海上风电机组的开发与研制。中国海装16MW采用第三代中速集成技术路线,攻克高功率密度传动链技术,具有度电成本低、吊装难度低和周期短等优势,同期,开展16MW海上风电机组集团内产业链布局,带动叶片、发电机、齿轮箱、塔筒等部件快速发展,形成以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批量应用效应,预计“十四五”末带动风电装备达到300亿产值。

王满昌最后表示,该机组下线是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领域创新引领作用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中国海装践行央企责任担当的重要成果。中国海装将按照“一个中心、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各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程突破。未来,中国海装愿与各界同仁一道,为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