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碳中和陷阱:警惕中国工业化进程被打断

时间:2021-10-15 11:52:19 来源:

在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有人振臂高呼: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零碳理念,彻底淘汰煤电,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岂不知,这完全是非理性的。

“碳中和”的一个基本认知就是碳排放与碳治理达到一个平衡,而不是完全的“零碳”排放。在任何时期,人类都无法实现彻底的“零碳”排放。

中国工业化没有完成

有一个问题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提零碳概念,是因为他们早已凭借化石能源的支撑完成了工业化,已经进入到金融资本时期的后工业化时代。

而中国还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还远没到后工业化时代。重要的是,受到西方高新技术的垄断,我们需要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生产线,独立完成工业化。

美国造一驾飞机,可以发动英国、日本、德国等一众盟友提供部件支持;而中国的工业体系一旦被打破,想造飞机恐怕连个轮子都没人提供。

与西方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分工不同,我们不但要进军高新技术领域夺取工业化的王冠,更要保留低端制造业,夯实工业化的基础。

中国的工业化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工业革命,因此我们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超越古今,中国的碳排放全球第一说明中国的工业化是成功的。

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目前以英美为首的国家指责中国碳排放总量超标的同时,从不提历史和人均排放量。计算西方两百年的工业化碳排放总量,中国几十年的进程几乎可忽略不计。

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说:2009年的气候变化峰会涉及一个根本问题,中国人是不是人,中国人要不要发展凭什么你美国能肆无忌惮排放二百年,我们中国就必须为碳排放买单?

丁院士的言论振聋发聩,当前全球争夺碳排放权其实争的就是发展权。气候变化是个伪命题,西方首提碳中和很可能是个陷阱,目的就是打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中国提出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后,西方发达国家给予一致好评。在双边关系紧张时刻,英美更是派出特使,与中国商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问题。

美国特使使克里对采访记者表示:我跟中国同行说,这个全球性变暖问题跟政治以及党派无关,更不是地缘战略武器,中国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排量。

很显然美国特使的言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两的感觉,也有黄鼠狼给鸡拜年包藏祸心之感。经济发展靠的就是工业化,工业化背后就是碳排放权的争夺。

煤电对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权和定价权基本被西方资本所控制,我们的工业化最安全、最可靠的依赖就是煤炭资源。

在煤炭资源利用模式中,煤电是支撑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重中之重。煤电之于中国的工业,犹如血液之于人的生命。打掉煤电,等于折断中国工业化的翅膀。

打掉中国煤电最好的抓手,就是炮制“全球气候变暖”议题,制定碳排放上限。通过操控碳排放权,来遏制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签订的一个背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即将超过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总和,这三个国家是西方工业化的代表。

西方很清楚,如果再不阻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那么西方四百年横行天下的霸权将结束,这是萨克逊人、高卢鸡、日耳曼人、脱亚入欧者不愿意看到的。

碳中和,我们需要警惕

当前,我国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快速实现,已经开始强力推动煤电去产能,并严控两高项目的上马,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来取代煤电。

坦白的讲,愿景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尽管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受到国际一致好评,但是却给国内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欧美国家搞风电和光伏几十年,他们非常清楚工业依靠风电和光伏非常不靠谱。所以他们构建以天然气发电、核电为核心的电力体系,从不依赖风电和光伏。

风电和光伏出工不出力,对工业化贡献几乎为零。煤电去产能,发电量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热负荷资源紧张,许多企业的产能被严重遏制。

制造业所需的大宗原材料基本上都属于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生产的,拉闸限电、能耗双控导致企业停产限产,受此影响,原材料市场价格是一路猛涨。

原材料价格猛涨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装备制造业,生产成本增加让装备制造业处于微利甚至是赔本状态,他们要想生存只能把成本风险转嫁到项目投资端。

煤电去产能-电力公司拉闸限电-生产企业限产停产-原材料价格飞涨-装备制造业跟涨-投建成本大幅度增加-制约资本投资信心-破坏工业化生态,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由上可见,碳中和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国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气候和环保问题,它涉及到的是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完成的问题,我们需要警惕!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