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建筑业企业应高度关注碳排放权交易

时间:2021-12-13 15:22:45 来源:搜狐网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各界持续关注。首批已入市的2225家电力公司,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如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备受瞩目,但建筑行业谈论者寥寥。实际上,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应当高度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建筑业人士对碳排放权交易“漠视”的根源,一方面是对其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将其与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相关举措画上了等号。该文件发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北京市、深圳市等7个地区开展试点。2013年,深圳市启动试点,试点领域包括工业、建筑和交通板块,首批纳入交易体系的包括198栋公共建筑(大型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游饭店建筑)。其他地区的试点与深圳市大同小异。

可以看出,以往的试点,覆盖的主要是既有建筑,而且范围较小。若建筑业企业将其与即将全面覆盖各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相提并论,绝对是对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决心的误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表明了我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意味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企业,则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带来的是发展规则改变,企业价值面临重估。在碳排放总量全国统筹的前提下,碳排放权交易将是决定企业“发展权”的重要因素。企业基于发展需要,不得不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而当面临配额不足时,必须在市场上向配额有盈余的企业购买。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再只是人工、材料、设备等,首要的是“碳排放配额”。据悉,2020年,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仅靠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这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下先行企业的优势。

另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将倒逼建筑业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市场手段,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促进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碳排放权交易覆盖建筑业后,位于“中位数”以下的行业企业必然面临碳排放考核标准大幅提高的现实。在此之前,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向精细化发展进军,向创新要效益。

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稳步推进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指导大型企业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建筑业企业要做的,是了解规则、熟悉规则,在政府指导下提前做出应对,在新形势下展现新作为。

新型悬挑梁承力架型钢梁工字钢耗材少,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与传统产品比较可节省材料达1/2以上,新型悬挑梁工字钢新型悬挑梁脚手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价值,不仅满足当前节能环保的需求,而且,花篮式悬挑承力架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生产效率、提升建筑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帮助建筑企业节能减排,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建设体系有重大意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