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某风电场发生风机倒塔事故
近期,全球油气整体供给偏紧,油价气价随即大幅度上扬,凸显加强国内循环的紧迫性,国内多一吨产油能力,就多一份能源安全。国内原油生产怎样才能“稳中求进”?深入分析国内石油业形势、“十三五”时期工作进展及历史经验和教训,无疑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新中国历史上,原油年产量总体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曲线,其中有两个“低谷”。第一个低谷,谷底为1981年,当年原油产量为1.01亿吨,较前期峰值减产500万吨;第二个低谷发生在“十三五”期间,谷底为2018年,年产油1.89亿吨,较2015年2.15亿吨的年产量峰值减少2600万吨。
对于第一个低谷,实践已证明其不是“资源枯竭了”的产物,因为国家及时调整政策后,调动了石油企业及职工的积极性,产量遂止跌回升,仅仅两年时间,产量就重返峰值,之后持续增长。第二个低谷期间产量下降的特点是:无论老油区、新油区,无论大公司、小公司,通通产量下降,完全不符合油田生产自然递减规律。显而易见,产量骤降的主要原因也不是“资源枯竭了”,而是企业应对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主动关闭部分油井所致。在本次减产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以及其它公司,分别减产9.3%、16%、11.8%、10.1%、100%。不难看出,国企减产幅度相对较小,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2018年7月,我国确立了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思路。石油行业积极响应,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国原油产量止跌回升,2020年产油1.95亿吨,两年回升了600万吨,弥补了跌幅的近1/4。但我国四大主力油企—“三桶油”及延长油矿中的两家分别在减产668万吨及127万吨后,只回升了9万吨和1万吨产量,恢复速度之慢令人难以置信。
“十三五”原油产量回升差强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石油业上游投入不足。和“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勘探投资减少了10%,开发投资减少了19.6%,相应地,原油产量减少了9.5%。
二是受到了“低油价”及能源转型的影响。“低油价”迫使石油公司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责任,放松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在能源转型大潮中,有些石油公司追新赶浪,放松了对油气主业的工作力度。
三是政府主管部门工作待改进。近40年来,石油业主管部门更替频繁,新部门新人马使得工作少了连续性。加之新部门成立后一定程度上缺少系统深入调查研究,出现了重气轻油、重勘查轻开采、重新区轻老区的倾向,导致潜力明显的暂闭油井复产、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等领域难有建树。即使作为工作重点的天然气开发,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不符,页岩气产量指标屡屡落空,第三轮全国区块招标困难重重,加剧了前两年采暖季的“气荒”。
实践证明,要发挥我国体制优势,真正做到“集中高效统筹全局,实实在在谋划未来”,要落实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还得深入调查研究,踏石留痕,真抓实干。要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觉悟,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以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需要。
要扭转国内原油产量回升乏力的局面,归根到底还得从提高认识入手,只有在原油上产必要性和可能性上取得共识,“人心齐”方能“泰山移”。国际油气价格“跌宕起伏”提醒人们,新时代新征程依然要重视化石能源的供给安全。此前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世界石油大会上热议的话题也提醒人们:我们面临的是双重挑战,既要增加能源产量,又要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油气作为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地位不容忽视,至少在本世纪中叶前,石油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朝阳”工业。
(作者系中石油咨询中心专家,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春节后油价涨势暂歇
2022-02-16 -
2021年宁夏能源生产情况:原煤产量8632.9 万吨 比上年增长5.9%
2022-02-16 -
俄罗斯对石油峰值产量的主张是否过分夸大?
2022-02-16 -
普氏调查:欧佩克产量跃升至10个月来最高
2022-02-16 -
利比亚石油产量将大增
2022-02-15 -
二叠纪的产量增长创历史新高
2022-02-15 -
广西石化1月份加工原油80万吨 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 盈利2.1亿元!
2022-02-15 -
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接近历史新高
2022-02-15 -
全球抛售后中东原油价格暴跌
2022-02-15 -
2021年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供需两旺、价格大幅上涨
2022-02-15 -
风暴戈登将墨西哥湾的石油产量削减了16万桶/天
2022-02-15 -
发生了什么?1000多个矿场突遭暂停!锂电供应链再遇难题
2022-02-15 -
泄漏的文件:欧佩克+努力提高石油产量
2022-02-15 -
年产20万吨,斥资175亿!合盛硅业进军硅料市场!
2022-02-15 -
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