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低于30亿千瓦时!广西印发“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

时间:2022-05-16 11:51:0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

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关于广西“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时期,以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容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广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提高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与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农村电网,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供电服务不平衡问题持续缓解,农村电网供电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本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人民群众电力获得感不断增强,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成效。主要供电指标为: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2%,城乡供电质量均等化指数小于2.5,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不高于5.6%,农村居民人均年用电量不低于3900千瓦时。

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1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达到95%以上;35千伏线路“N-1”通过率达到92%以上;10千伏线路环网率达到78%以上。

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110千伏主变“N-1”通过率达到85%以上;35千伏主变“N-1”通过率达到89%以上;110千伏、35千伏容载比均位于1.8—2.2合理范围内;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大于11千米。

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配电通信网覆盖率、智能电表覆盖率分别达到99%、99%、100%。

到2025年,广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30亿千瓦时,占农村用电量比重不低于2%。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的通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解决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指导广西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已编制完成《广西“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7日

广西“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

目 录

一、 编制目的1

(一) 编制目的和意义1

(二) 编制依据1

(三) 规划范围及年限2

二、 “十三五”农村电网发展成效3

(一) 广大农村地区用电潜力充分释放3

(二) 农村地区清洁电源发展明显加快3

(三) 农村电网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加大4

(四) 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4

(五)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初具成效5

(六) 农村电网供电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5

(七) 电力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6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7

四、 面临形势9

(一)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电网更好发挥保障作用9

(二) 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电网服务水平9

(三) 城乡均等化要求加大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力度9

(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建设农村电网支撑平台10

五、 农村地区电力需求预测10

六、 总体要求11

(一) 指导思想11

(二) 基本原则11

(三) 规划重点12

(四) 发展目标13

七、 主要任务15

(一) 大力推进农村电网薄弱地区补短板16

(二) 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改造19

(三) 持续提升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19

(四) 加快提高农村电网智能化水平20

(五) 进一步理顺电网供电管理体制21

八、 重大布局21

(一) 110千伏电网规划21

(二) 35千伏电网规划22

(三) 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22

九、 试点示范工程23

(一) 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23

(二) 持续打造农村智能电网标杆23

(三) 开展城乡供电均等化示范工程24

(四) 开展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25

十、 建设投资25

十一、 规划成效分析26

十二、 环境影响分析27

(一) 环境影响分析27

(二) 规划实施对策27

(三) 预期效果分析28

十三、 保障措施28

(一) 加强规划引领和衔接28

(二) 建立协调机制29

(三) 强化政策支持29

(四) 加强监督管理30

(五) 加强普遍服务能力30

一、编制目的

(一)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促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持续推进解决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巩固广西城乡用电“一张网”发展蓝图,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现代化农村电网,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制定本规划。旨在提出广西“十四五”时期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布局和保障措施,指导广西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

(二)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5.《国家能源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关于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6.《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十四五”农村电网发展规划的通知》

7.《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电网规划投资管理工作的通知》

9.《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0.《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1.《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3.《电力规划管理办法》

14.《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1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 38755-2019)

1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 5729-2016)

17.《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16)

18.《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131-2015)

19.《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10703-2018)

20.《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CSG1201024-2019)

(三)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14个设区市下辖的86个县(市、区)范围内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主要包括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广西电网公司”)及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电力集团”)管辖84个县(市、区)及城郊,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桂东电力”)管辖的八步区、平桂区和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百色电力”)管辖的右江区。规划项目包括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0.4千伏等电压等级的电网新建、扩建及改造项目。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

二、“十三五”农村电网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用电潜力充分释放,清洁电源发展明显加快,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建设初具成效,电网供电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一)广大农村地区用电潜力充分释放

“十三五”期间,广西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农村经济呈现蓬勃生机和崭新活力,农村用电需求同步较快增长。2020年广西农村地区用电量达到110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约2187万千瓦,较2015年分别提高482亿千瓦时和963万千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和12.2%,分别高于全区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20.7亿千瓦时、676.3亿千瓦时、115.8亿千瓦时和292.4亿千瓦时,结构由2015年的1.9∶54.1∶8.8∶35.2调整至2020年的1.9∶61.2∶10.5∶26.4,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8%、15.0%、16.1%、5.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均实现翻番,农村居民人均年用电量达到2862千瓦时,较2015年提高约60%。

(二)农村地区清洁电源发展明显加快

截至2020年底,广西农村电网区域内电源总装机1543万千瓦,较2015年底新增电源装机1015万千瓦。农村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达到88.7%,其中水电496万千瓦,风电561万千瓦,光伏发电23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2万千瓦,较2015年底分别增加80万千瓦、496万千瓦、227万千瓦、55万千瓦。

(三)农村电网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十三五”期间,广西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全区农村电网共完成投资约547亿元,其中广西电网公司(含新电力集团和原水利电业)完成投资523亿元,桂东电力完成投资14亿元,百色电力完成投资10亿元。农村电网规模进一步加大,完成一大批农村电网项目建设,新增110千伏变电站119座、变电容量969万千瓦;新增35千伏变电站135座、变电容量324万千瓦;新增公用配变105842台、配变容量1840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线路长度3667千米、35千伏线路长度4831千米、10千伏公用线路41727千米、0.4千伏线路107345千米。

(四)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

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区域内所有小城镇及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10449项、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项目997项和4个小康电示范县等专项建设任务,提前两年完成机井通电项目1394项,提前三年完成村村通动力电建设1746项,新建及改造一批低压线路,配变容量大幅提高,户表改造全面完成,有效解决规划内农村电网重过载、低电压问题。

“两率一户”指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与2015年相比,2020年广西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由99.17%提升至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3.32%提升至98.71%,户均配变容量由1.19千伏安提升至2.13千伏安。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提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的要求。

(五)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初具成效

农村电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广西农村电网加快建设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高级量测体系,全面推动高压变电站和配电线路自动化升级改造,农村地区智能化、多样化供电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与2015年相比,2020年广西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由12.2%提升至56.5%,智能电表覆盖率由65.65%提升至93.09%。

开展东兰县农村智能电网示范建设。“十三五”期间,为探索广西农村智能电网发展道路,围绕安全高效输变电、灵活可靠配电、多样互动用电、信息集成共享要求,推动配电自动化、智能台区、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电网加速应用,开展东兰县农村智能电网示范建设。2019—2020年,东兰县共完成智能电网投资6.33亿元,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率84%,实用化率98%,有效减小故障停电范围,降低故障停电时间;建成101个智能台区,实现台区信息全采集,运维巡检人员投入下降66%,智能台区故障发生率从37.6%下降至2.5%;初步建成东兰智能电网运营监控平台。

(六)农村电网供电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南方电网统一部署下,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共同成立新电力集团,原广西水利电业集团供电营业区域内40个县(市、区)的电网资产、服务、经营、规划、投资、建设等统一纳入广西电网公司管理,标志着广西电力“一张网”规划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开创广西“央地融合”新模式,对解决长期以来“一省多网”并存,地方电网收费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与主电网差距较大,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截至2020年底,新电力集团成立后两年内完成电网建设投资近120亿元,2万多个电网项目如期建成投产,供电区域内所有县(市、区)实现11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近三分之一的配电台区更新换代,农村1.5万个台区的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得以解决,1800多万人民群众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七)电力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完成投资282.6亿元,占全区农村电网总投资的50%以上,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低电压、供电质量差、供电设施残旧、停电频繁等突出问题,全面助力全区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前完成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完成国务院挂牌督战的8个贫困县及600多个贫困村共2180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完成电力行业扶贫项目建设,49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通电。完成1170个产业扶贫项目配套用电工程建设,为扶贫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供电保障。推进2063个扶贫光伏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实现18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发电量全额消纳,累计支付电费和扶贫补贴1.6亿元,为贫困户送上定期到账的“阳光存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电服务能力仍存在不足。部分偏远地区110千伏变电站仍存在“单线单变”供电情况,部分35千伏线路长、线径小、损耗大,负荷高峰时段末端电压偏低,供电质量不高。部分地区负荷增长迅速,但变电站布点和容量不足、转供能力不足,变压器、配变及线路重过载情况未完全消除,供电“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部分35千伏变电站和线路运行年限较长,设备老旧,设计标准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故障率高;部分10千伏和0.4千伏线路绝缘化率偏低,大量裸导线穿越乡镇、村屯等人员密集区,存在安全隐患。乡镇供电所人员配置普遍不足,基层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供电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供电体制未完全理顺。广西仍存在百色电力和桂东电力等地方电网主体及50个独立供电区,全区电力“一张网”未完全实现。地方电网与主电网供电交叉区域存在电网重复建设等问题。独立供电区缺乏电网改造升级资金来源,长期投入不足,电网网架薄弱、设施陈旧,供电能力不足、质量差、安全隐患多。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广西地方电网主体、独立供电区由于投资能力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主要供电指标与主电网差距明显,其中百色电力和桂东电力供电可靠率与主电网相差0.04和0.02个百分点,综合电压合格率相差0.81和1.2个百分点,户均配变容量相差0.35和0.33千伏安;大部分独立供电区供电可靠率低于80%,电压合格率低于85%,户均配变容量低于1千伏安,远低于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标准和广西主电网供电指标。广西城乡电网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城网各项指标均高于农村电网,其中供电可靠率高出0.1个百分点,综合电压合格率高出0.93个百分点,户均配变容量高出1.59千伏安,距离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还有较大差距。

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十三五”时期,广西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智能化建设涉及面广,各地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整体统筹,项目协同推进难度大。大部分配电自动化主站不具备自愈功能,智能台区信息集成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用户侧数据可观、可测。

农村电网投资负担较重。由于负荷密度低、用电量小、供电半径大、损耗大、运维成本高等因素,广西农村电网建设长期存在高投入、低回报问题,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十三五”时期,广西争取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75.5亿元,占总投资的14%左右。百色电力、桂东电力两家地方电网企业因农村电网改造实施主体地位尚未明确,所辖区域内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体现农村电网高服务成本的输配电价核算机制仍有待完善。

要素配置难度加大。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乡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变电站、线路走廊选址更加困难,用林、用地保障及拆迁、青赔等工作协调难度增大。城镇电缆通道资源普遍不足,架空线入地改造难度较大。

四、面临形势

(一)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电网更好发挥保障作用

“十四五”期间,是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发展迎来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重大历史机遇,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根据国家及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到2025年,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乡村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支撑广西乡村振兴远景蓝图实现,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变革,农村电网新一轮改造成果仍需巩固并加快提升。

(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电网服务水平

“十三五”时期,广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原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关键时期。为全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电网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实现农村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利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空间。

(三)城乡均等化要求加大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力度

当前,广西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城乡均等化发展,客观要求加大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力度,补齐农村供电基础设施薄弱短板,缩小城乡电网发展差距。

(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建设农村电网支撑平台

“十四五”期间,广西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增陆上风电15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将大规模接入农村电网,对农村电网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和消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存储和调节设施,加强电网智能化支撑能力。

五、农村地区电力需求预测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全国重要农产品保供优供基地。新建自治区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00个以上,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300个以上。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打造宜居宜业、桂风壮韵美丽乡村。规划到2025年,实现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发展目标,预计至2025年,农村电网年用电量达到16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3100万千瓦,“十四五”年均增速分别为7.7%、7.2%。

六、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全面落实“四个新”总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质量,推动网架结构和装备升级,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加快形成城乡用电“一张网”,实现农村电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农村电网,助力构建现代农村能源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与国土空间、生态环保、能源电力等规划统筹衔接,合理布局供电设施,实现与其它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公用资源与用户资源有效衔接,统筹兼顾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

坚持安全可靠,融合发展。坚守安全底线,重点解决威胁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运行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积极推动主电网和地方电网“一张网”融合,深入优化供电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设备利用效率。推进独立供电区供电体制改革,确保主要供电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坚持清洁低碳,生态宜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支持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先就地、就近消纳,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富集和送出受限地区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送出能力。服务农村生产、农村生活、农村交通电气化进程,助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坚持创新驱动,智慧高效。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成果在农村电网的推广应用,促进广西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多措并举、强化赋能,综合提高农村电网整体供电服务水平。

坚持精准施策,惠民利民。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充分研究广西各地区农村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差异化实施,精准解决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规划重点

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持续推进主要供电指标未达标地区、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左右江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的电网巩固提升,重点解决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和供电质量差等短板。

支撑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结合农村“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及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展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重点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带来的突出问题。

提升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交通电气化、生活电气化等农业农村现代化用电需求,重点实施特色产业等配套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桩)配套电网建设等任务,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动汽车下乡等新业态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加强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标准化建设,依托先进量测、控制、现代信息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持续提高农村电网稳定控制能力和智能运维水平。

进一步理顺电网供电管理体制。推进全区城乡用电“一张网”,加快百色电力、桂东电力等地方电网与主电网融合发展,推动独立供电区域电网改造升级。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容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广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提高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与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农村电网,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供电服务不平衡问题持续缓解,农村电网供电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本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人民群众电力获得感不断增强,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成效。主要供电指标为: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2%,城乡供电质量均等化指数小于2.5,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不高于5.6%,农村居民人均年用电量不低于3900千瓦时。

网架结构更加坚强。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1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达到95%以上;35千伏线路“N-1”通过率达到92%以上;10千伏线路环网率达到78%以上。

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110千伏主变“N-1”通过率达到85%以上;35千伏主变“N-1”通过率达到89%以上;110千伏、35千伏容载比均位于1.8—2.2合理范围内;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大于11千米。

智能化建设成效明显。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配电通信网覆盖率、智能电表覆盖率分别达到99%、99%、100%。

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升。到2025年,广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30亿千瓦时,占农村用电量比重不低于2%。

专栏1 广西“十四五”农村电网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主要供电指标

1

供电可靠率

%

99.82

99.9

2

用户年均停电时间

小时

16.64

9

3

综合电压合格率

%

98.71

99.2

4

城乡供电质量均等化指数


3.15

2.5

5

户均配变容量

千伏安

2.13

2.5

6

11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

%

5.75

5.6

7

农村居民人均用电量

千瓦时/年

2862

3900

网架发展

1

1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

%

90.01

95

2

35千伏线路“N-1”通过率

%

81.22

92

3

10千伏线路环网率

%

58

78

供电能力

1

110千伏主变“N-1”通过率

%

59.11

85

2

35千伏主变“N-1”通过率

%

61.28

89

3

110千伏容载比


2.03

1.8—2.2

4

35千伏容载比


2.03

1.8—2.2

5

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千米

14.04

11

智能化

1

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

56.50

99

2

配电通信网覆盖率

%

95.26

99

3

智能电表覆盖率

%

93.09

100

可再生能源消纳

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农村用电量比重

%

0.5

2

七、主要任务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重点开展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抵边村寨等电网薄弱地区、指标未达标地区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改造,持续提升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加快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理顺电网供电管理体制。

(一)大力推进农村电网薄弱地区补短板

全面加强一般农村地区、偏远农村和城郊等农村电网薄弱地区电网,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重点解决农村电网重过载、低电压、高跳闸率等问题,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提高农村电网装备技术、智能化水平,消除供电薄弱环节,持续提高城乡供电均等化水平、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分区分类解决电网薄弱问题。桂中南及沿海等负荷增长较快地区重点解决变电站重过载、负荷发展受限等问题,桂西南、西北等偏远农村地区重点解决户均配变容量低于2千伏安、户均停电时间长、网架薄弱、长距离供电、低电压等问题。主电网区域重点解决变电站和中压线路重过载等问题,地方电网区域重点解决35千伏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中压线路长距离供电、低电压、台区重过载及超长供电半径低电压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电力普遍服务能力。

实施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广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融水县、三江县、龙胜县、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县、昭平县、富川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县、环江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忻城县、金秀县、龙州县、天等县28个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一般农村地区通过110千伏变电站低压侧供电,偏远农村地区合理新增35千伏变电站布点。“十四五”期间,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8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50座,新增低压配变11400台,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6900千米,力争完成投资111亿元左右。

实施革命老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南宁市隆安县和马山县左右江革命老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各乡镇至少布局1座35千伏变电站或110千伏变电站。“十四五”期间,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52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82座,新增低压配变11700台,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8400千米,力争完成投资115亿元左右。

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都安县、大化县、隆林县、那坡县、三江县、乐业县、融水县、凤山县、东兰县、德保县、天等县、罗城县、昭平县、靖西市、巴马县、凌云县、马山县、忻城县、田林县、环江县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对处于负荷发展初期、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开发区或负荷较为分散的偏远地区,可适当提高建设容载比;对于负荷发展较平稳或规划期内负荷明确的地区,在满足用电需求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建设容载比。“十四五”期间,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4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17座,新增低压配变9100台,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2200千米,力争完成投资81亿元左右。

实施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地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那坡县、靖西市、大新县、龙州县、凭祥县、宁明县、防城区、东兴市8个边境县涉及的抵边村寨、边远山区、边防驻地等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地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电网互联,提升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N-1”通过率、10千伏线路环网率。负荷密度较低的偏远农村地区,接线方式宜采用单侧/双侧电源单回链的接线方式。在台风、覆冰等极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加强电网抵御能力,形成大电网联络支撑、抗灾保障电源分层分区运行的坚强电网。“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1亿元左右。

实施城乡供电均等化巩固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藤县、融安县、永福县、博白县、合浦县等45个县域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缩小一般农村地区电网、城郊电网与城市电网“两率一户”等指标差距,促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用电、农业产业发展用电需求,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满足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扩张用电需求,合理提高负荷发展较快城郊地区的建设容载比。“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270亿元左右。

专栏2 电网薄弱地区补短板工程

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5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3座,新增容量255万千伏安,新建线路长度1780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45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5座,新增容量130万千伏安,新建线路长度2000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6900千米,新增低压配变11400台。投资111亿元左右。

革命老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7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5座,新增容量264万千伏安,新建线路长度1700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52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130座,新增容量151万千伏安,新建线路长度1900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8400千米,新增低压配变11700台。投资115亿元左右。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4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增容量184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长度1200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40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77座,新增容量101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线路长度1500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2200千米,新增低压配变9100台。投资81亿元左右。

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地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8个边境县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地区,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项目473个,投资1亿元左右。

城乡供电均等化巩固提升工程

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32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3座,新增低压配变32000台,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28400千米。投资270亿元左右。

(二)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改造

推进适应农村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大量接入的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重点提升农村电网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开放接入能力、灵活控制能力和抗扰动能力。按照“就地就近消纳”原则,推进具备条件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接入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努力做到“应并尽并”。结合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及“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动农村电网与微电网协同发展,增强农村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推进平南县、北流市、扶绥县等一批分布式屋顶光伏送出工程。

(三)持续提升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

建设满足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村电网。在鹿寨中渡镇、贵港万福村等地区,重点实施特色产业配套电网建设,支撑建成一批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满足生产电气化用电需求,在粮食生产、农牧渔业、农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等领域推广农业生产电气化,通过实施配套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建设满足交通电气化要求的农村电网。推动电动汽车下乡,重点在广西农村区域内公路服务区、乡镇商贸中心、公共服务场所、乡村旅游景区、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实施电动汽车充电站(桩)配套电网建设,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网荷互动的综合供电系统。探索建立车桩站联动、信息共享、智慧调度的智能车联网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农村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满足生活电气化要求的农村电网。在农机下乡、家电下乡等领域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满足农户使用节能高效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四)加快提高农村电网智能化水平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以提高配电自动化、信息通信、智能配电水平为重点,打造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智能变电站、智能送电线路、智能开关站和智能配电站,加强智能巡视、智能操作、智能安全、信息模型建设。加大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新建一批农村电网配变监测终端、智能电表等智能监测设备,提高配电自动化遥控能力,实现用户侧数据可观、可测。加快推进自愈型配电自动化建设,持续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重点推进东兰等农村智能电网标杆建设,建设乡村美丽小镇兴坪示范区智能电网项目等一批农村智能电网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左右。

(五)进一步理顺电网供电管理体制

推进全区城乡用电“一张网”。充分发挥主电网作用,通过改革推进百色电力、桂东电力等地方电网与主电网多形式融合发展,加强电网互联,着力解决不同区域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规范、统一技术标准,避免供电交叉区域电网重复建设。

实施独立供电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动独立供电区供电体制改革,争取对广西农村电网区域内剩余的50个林区、小水电自供电区等独立供电区实施改造升级工程,切实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4850万元左右。

专栏3 农村电网配套提升工程

农村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工程

天等牛舍光伏发电、东兰弄好岭风电等一批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工程;平南县、北流市、扶绥县等一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工程。

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提升工程

乡村振兴供电保障水平提升工程110千伏项目49个,35千伏项目42个,10千伏及以下项目127个。投资不低于30亿元。

农村电网智能提升工程

新增开闭所5820座,柱上开关17984台,配变监测终端48200套,智能电表150万个,光缆200千米。投资20亿元左右。

独立供电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对德保县、八步区、全州县等共50个林区、小水电自供区等独立供电区实施改造升级工程。投资4850万元左右。

八、重大布局

(一)110千伏电网规划

以满足乡镇重点区域、工业集中区等用电负荷增长及新能源接入需求为重点,科学布局、合理安排一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十四五”期间,广西农村电网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25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1163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9060千米。其中,负荷集中区110千伏电网宜构建双侧/三侧电源不完全双T等目标网架;新能源富集区110千伏电网宜构建双侧电源单回链目标网架。

(二)35千伏电网规划

以满足农村人口密集区、一般工业园区等负荷增长需求为重点,科学布局一批35千伏输变电工程。35千伏变电站主接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十四五”期间,广西农村电网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270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526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6630千米。推进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双侧电源单回链式等35千伏电网目标网架建设,改造负载率较低的存量变电站网架结构,优化运行方式,在容载比合理范围内推进农村电网35千伏变电站建设,避免设备利用率过低。

(三)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在乡村商贸中心等负荷密度较高、供电范围较集中地区的乡镇区域,以及供电负荷密度较低、电能质量不高的农村地区,科学布局一批1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乡镇区域宜采用单环网接线或多分段单联络方式构建目标网架。农村地区宜采用多分段单联络方式构建目标网架,其中电缆线路宜采用网格化方式构建目标网架,架空线路宜采用多分段单联络方式构建目标网架。在供电半径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配变应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并向周边辐射供电,配变容量应满足不低于8年的用电负荷需求。

专栏4 电网规划工程

110千伏电网规划工程满足负荷供电需求: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80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849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3180千米。 优化网架: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1970千米。 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5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314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3910千米。

35千伏电网规划工程满足负荷供电需求: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48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386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1800千米。 优化网架: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2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58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2700千米。 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64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82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2130千米。

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工程新建配变51000台,新增配变容量1000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10千伏线路59000千米,新增及改造低压线路57000千米。

专栏4 电网规划工程

110千伏电网规划工程

满足负荷供电需求: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80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849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3180千米。

优化网架: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1970千米。

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5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314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3910千米。

35千伏电网规划工程

满足负荷供电需求: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48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386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1800千米。

优化网架: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12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58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2700千米。

提升供电可靠性: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变电站64座,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82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线路长度2130千米。

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工程

新建配变51000台,新增配变容量1000万千伏安,新增及改造10千伏线路59000千米,新增及改造低压线路57000千米。

九、试点示范工程

(一)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促进农村电网与分布式光伏多场景融合发展,保障工业企业厂房、城市综合体、商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屋顶分布式光伏,居民社会、家庭等建设的户用光伏系统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等分布式光伏接入和消纳需求,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迅速提高。重点开展县域中低压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通过增加配变容量,加强线路输送能力,提升农村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和消纳能力,实现农村电网与新能源协同、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平南县等整县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二)持续打造农村智能电网标杆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巩固提升农村智能电网,深入探索农村电力物联网建设,实现低压用户信息全采集,开展规划建设、生产运营、营销服务的精益化应用。重点打造东兰县等农村智能电网标杆。

加快智能台区建设。建立完善智能台区设计标准,探索经济、高效、透明智能台区建设模式。新建台区及原有老旧台区全部按智能台区实施智能化建设改造。

持续完善电网运营管控平台。完善县级应用电网运营监控功能,加强平台联网,开展新时代农村用电行为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将用电信息、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数据等进行整合和可视化展示,提升治理信息化水平。

积极开展无人机自主巡航试点。加强无人机及无线充电平台配置,开展无人机自主巡视、自动充电、线路廊道3D建模、故障定位自动巡航等试点,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智能化应用试点,推动运维无人化、少人化。

积极开展电网三维数字化试点。重点对台区、线路、杆塔、变电站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的全景三维建模,实现设备台账、地理位置、参数信息等统一管理,提升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三)开展城乡供电均等化示范工程

落实国家供电普遍服务城乡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快建成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绿色高效、适度超前、城乡电力均等化差距较小的农村电网。加快推进梧州市藤县等农村电网城乡供电均等化试点建设,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及供电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并达到全区先进水平,形成可复制的“获得电力”提升经验和业务帮扶“样板工程”。

(四)开展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

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建设高可靠性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推动农村电网与微电网协同发展,鼓励“千村万户电力自发自用”,合理配置一定比例储能,优先就地消纳,余电上网。鼓励建设智慧电网及综合管廊,加强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加快智慧灯杆改造和多功能杆建设。重点建设涠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保障岛上电力供应,试点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因地制宜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稳妥推进跨海联通工程,合理配套充电站、码头岸电设施,打造绿色智能旅游海岛。

专栏5 试点示范工程

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推进平南县、北流市、扶绥县、横州市、灵山县、鹿寨县、永福县等一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东兰县农村智能电网标杆示范项目新建135个智能化台区;智能化改造原有2000个老旧台区;建设电网运营管控平台;无人机自主巡航试点;电网三维数字化试点。

藤县城乡供电均等化示范工程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容量30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长度125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容量7.4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线路长度134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208千米,新增低压配变583台。投资共计10.9亿元。

涠洲岛联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气电,实现对岛上供冷、供热,稳妥推进跨海联通工程;建设智慧电网、综合管廊、光伏发电等;合理布局充电桩和岸电设施等。

专栏5 试点示范工程

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推进平南县、北流市、扶绥县、横州市、灵山县、鹿寨县、永福县等一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示范工程。

东兰县农村智能电网标杆示范项目

新建135个智能化台区;智能化改造原有2000个老旧台区;建设电网运营管控平台;无人机自主巡航试点;电网三维数字化试点。

藤县城乡供电均等化示范工程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容量30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长度125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容量7.4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线路长度134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长度1208千米,新增低压配变583台。投资共计10.9亿元。

涠洲岛联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

建设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气电,实现对岛上供冷、供热,稳妥推进跨海联通工程;建设智慧电网、综合管廊、光伏发电等;合理布局充电桩和岸电设施等。

十、建设投资

分类施策、精准投资,高质量开展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广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584亿元左右,其中广西电网公司投资556亿元左右,桂东电力投资17亿元左右,百色电力投资11亿元左右。其中,110千伏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左右,35千伏项目总投资64亿元左右,10千伏及以下工程总投资330亿元左右,高压二次投资21亿元左右,生产技改投资34亿元左右,营销技改投资20亿元左右。

十一、规划成效分析

各项电力指标明显提高。与2020年相比,2025年供电可靠率由99.82%提升至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由16.64小时降低至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8.71%提升至99.2%,城乡供电质量均等化指数由3.15降低至2.5,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13千伏安提升至2.5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线损率由5.75%降低至5.6%,农村居民人均年用电量由2862千瓦时提升至3900千瓦时。

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20年相比,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1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由90.01%提升至95%,35千伏线路“N-1”通过率由81.22%提升至92%,10千伏线路环网率由58%提升至78%,110千伏主变“N-1”通过率由59.11%提升至85%,35千伏主变“N-1”通过率由61.28%提升至89%,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由14.04千米降低至11千米,110千伏和35千伏容载比在1.8—2.2的合理范围内。通过增加110千伏和35千伏供电线路,优化并加强10千伏配网网络结构,有效提高电网负荷转移能力,电网运行灵活性、供电能力及可靠性均得到较大提高。

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与2020年相比,到2025年广西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由56.50%提升至99%,配电通信网覆盖率由95.26%提升至99%,智能电表覆盖率由93.09%提升至100%。

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升。与2020年相比,到2025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农村用电量比重由0.5%提升至2%。

十二、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对本规划实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减少农村电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方面:资源环境影响,农村电网项目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将占用一定土地资源,有可能限制附近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电网项目的建设将有可能改变其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影响,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等对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噪声环境影响,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电抗器及屋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的电磁噪声对声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废弃物环境影响,电网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若不经处理,可能对地面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以及电网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压器冷却油废弃沉积物等固体废物,若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规划实施对策

强化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和环境保护制度约束作用。强化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引导约束作用,切实做好规划与国土空间、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降低对大气、土壤和水环境的不良影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自然资源。

加强农村电网项目建设和生产环节的环境保护。坚持农村电网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及林地、耕地等保护政策,避开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敏感区,严格依据规划科学布局实施农村电网项目。优化项目用地选址和电网线路走向,注意节约用地,少拆迁房屋,减少人口迁移,减少土石方量。强化电网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规定,加强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事故防范。

积极开展环境恢复和污染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修复,采取措施降低电气设备运行噪音和电网电磁辐射等区域性环境影响。变电站内安装变压器用油排蓄、污水处理等系统,减少环境的污染。

(三)预期效果分析

通过采取各项措施,规划期内农村电网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将得到较好控制,农村电网绿色发展,有效节约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更加平衡协调。

十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衔接

在国家、自治区的统筹指导下,切实发挥广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对全区农村电网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公共资源配置、资本投向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各级各类规划支撑和行业管理衔接。统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空间规划的衔接,全面做好农村电网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重要外部因素的衔接协调。

(二)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配合、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电网企业细化落实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多方努力、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加强各有关部门在投资、财税、金融以及电价政策等相关领域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和困难。各电网企业是农村电网建设的实施责任主体,按照规划确定建设任务和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优化项目投资,及时通报电网建设及投资执行情况,确保规划落地。未纳入规划的项目不得违规建设实施。

(三)强化政策支持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统筹利用好空间资源,统筹保障项目合理用地。按照《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有效投资纳入电网企业有效资产,符合条件的农村电网运营维护成本计入准许成本,通过电价回收,保障合理收益。持续争取农村电网巩固提升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发挥试点带动作用,重点加强农村电网试点示范工程的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和服务模式,将支持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绿色金融服务重点,在贷款准入、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加强监督管理

实施规划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开展规划评估,动态调整、适时修编。开展规划目标实施跟踪,严格监督考核规划指标、产业政策、改革措施和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结合输配电价核算要求,加强年度投资计划评估。各电网企业自觉接受各级政府部门监督,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项目规划计划、前期可研、招标管理、施工建设、资金使用、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的全过程管控,确保高效优质完成农村电网巩固提升任务。

(五)加强普遍服务能力

持续优化农村电力营商环境,在用电办电时间、办电环节、办电成本等领域,进一步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电网生产消费情况统计能力建设。夯实农村电网专业人才队伍基础,引导企业、高校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提升专业人员的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农村电网风电、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充电桩等领域,培养咨询、设计、建设、维护等高端人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