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钱,都被这帮挖矿的赚走了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新能源汽车,竟然在小小的电池之上,栽了个大跟头。
目前的情况很微妙,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钱,似乎都被上游“挖矿的”赚走了。
前有“打工人”车企,后有电池厂商“喊冤”,当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也在叫着赚不到钱,那么肯定就是有人在说谎、耍赖。
尽管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但若是动力电池问题长久不能解决,那么负反馈作用下,整个汽车行业市场都不好过。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曾经表示:当前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占到了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那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碳酸锂价格暴涨将近10倍,整车厂等价值链中下游企业都在为上游矿主打工,承受了巨大成本压力。”
其实“炮轰上游”并不是目的,站在车企的角度,广汽和上汽无外乎是想掌握更多的产业链话语权,以分配到更多的利益。
只不过,目前的形势已经明朗,整车厂赶不上电池厂赚钱,电池厂又比不过“矿主”舒服。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利益分配不平衡的时候,相关问题也就愈加严峻。
自上而下粗略地区分,动力电池产业链包括上游的锂矿供应商、中游的电池厂商,以及下游的车企等。而透过今年上半年三者披露出来的财报来看,却能发现一番耐人寻味的“景象”。
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不妨就拿财报数据说话。
01财报对比,谁更赚钱?
比亚迪、宁德时代、天齐锂业,这三家应该是行业内足够具备代表性的企业。
根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虽然这一数据已超越去年比亚迪全年的净利润水平,但相较其它两家,依旧略显底气不足。
首先是宁德时代。
值得庆幸的是,前期坊间传闻的“宁王暴雷”并没有出现,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的财报表现,偏向利好。
据悉,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总营业收入1129.7亿元,同比增长156.3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82.17%。
如此成绩,相比于比亚迪,尽管总业务量少了300多亿,但净利润却是其的2倍还要多。
通过直接对比财务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比亚迪相关业务体量较大,但其盈利能力要落后于宁德时代。而且如此情况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车企给电池厂商“打工”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
只不过,值得思考的一点在于,“卖电池的”又在为谁“打工”呢?
8月30日,天齐锂业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相关业务的增长程度,简直有些吓人。
根据财报显示,天齐锂业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42.96亿元,同比增长508.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28亿元,同比增长11937.16%。
甚至不用去看业务的增长比例,天齐锂业的总营收与比亚迪都相差甚大,但净利润却是比亚迪净利润的3倍。而且不容忽略的还有,天齐锂业甚至比宁德时代赚得还多,且赚得更加轻松。
天齐锂业副总裁李果更是在谈及对未来锂盐价格走势时表示:“预计18个月内锂盐仍供不应求。”
依据财报数据,不妨就简单计算一下,三家代表性公司的营业净利率(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究竟多少。不难得出的结果是,比亚迪的营业净利率为2.38%,宁德时代为7.23%,天齐锂业为72.24%。
营业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数据显而易见,以天齐锂业为首的上游供应商们,确实在过去的半年里,盈利能力更强。甚至说上一声,“钱,都被挖矿的赚走了”,并不为过。
-
采用换电模式 会是新能源汽车补能的最优解吗
2022-09-06 -
采用换电模式 会是新能源汽车补能的最优解吗
2022-09-06 -
以系统思维保障能源安全
2022-09-06 -
商务部: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过90%
2022-09-05 -
芯片荒、电池荒......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能引领全球吗?
2022-09-05 -
电气风电 斩获“双料”大奖!
2022-09-05 -
首家!阳光新能源独获TÜV莱茵开发商大奖
2022-09-03 -
赋能双碳战略 引领绿色能源丨2022年太原新能源新技术产业论坛盛大启幕
2022-09-03 -
朱共山在2022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破题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
2022-09-02 -
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新技术产业论坛隆重召开
2022-09-02 -
新能源汽车提示电机过热怎么办?新能源汽车电机故障及解决方法
2022-09-01 -
山东:将储能配比作为风光项目并网最优先条件,分布式光伏直接保障并网!
2022-09-01 -
产业链涨价不休,央国企欲进军光伏制造!
2022-09-01 -
新能源惨烈暴跌,原因是什么?
2022-09-01 -
最新!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新技术产业论坛参会指南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