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全面溃败,英朗销量跌至千余台,GL8成了别克最后遮羞布?
虽然不像法系、韩系车那样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美系车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走下坡路,其中别克就是代表。
以前的别克有太多畅销车型了,英朗、GL8、昂科威、昂科旗、君威、君越,无一不是各细分市场的悍将。现在的别克,除了英朗和GL8外,就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但在10月份,别克唯二的底牌英朗也“翻了车”。
10月销量仅千余台,英朗或成别克弃子
虽然英朗不像轩逸、朗逸那样,在A级轿车市场唯我独尊,但也是A级轿车中销量拔尖的存在,巅峰销量一度在4万辆以上。2017年,绝对是英朗的高光时刻,全年销量超出了40万台,仅次于朗逸的46万年销量,是别克的主要销量来源。
可就在10月份,英朗销量却直接跌到了谷底。数据显示,在10月份英朗销量仅为1098辆,相比起9月份的2000多辆还要更惨。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在2018年换上三缸发动机后,英朗的销量也没这么差过。
2018年英朗全年销量只有26.2万台,也就是说平均月销量也能够保持在两万以上的水准。从今年8月份开始,英朗的销量就一路下跌,今年以来卖得最好的时候还是1月份的两万多台,此后英朗的销量就再也没有突破两万辆,是英朗竞争力不够了吗?显然不是。
英朗作为一辆合资A级轿车,处于和朗逸、轩逸同一水平。但别克为了销量,对英朗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优惠,使得英朗起步价还不足8万元,这一售价已经与中国品牌A级轿车相当,这才让英朗有着高销量。
但现在轩逸、朗逸、卡罗拉等车型在比亚迪秦的冲击之下纷纷降价以后,间接削弱了英朗的性价比,最主要的是别克英朗已经降无可降了。所以,别克也正在逐渐将英朗停产,让新宠威朗Pro取而代之。
别克的豪赌,威朗Pro成新宠
实际上,英朗的停产早就有迹可循。首先就是英朗已经许久没有换代升级了,现在在售的还是2021款英朗,按照绝大多数的车型更新规律来看,基本都已经更新到了2022款甚至是2023款。更何况,去年上市的威朗Pro本就是为了取代英朗而来。
相比英朗而言,威朗Pro在各方面都要更优秀。首先在空间表现上,威朗Pro车长达到了4664mm,轴距达到了2700mm;而英朗的车长仅为4609mm,轴距仅为2640mm。先不说在配置上的领先,仅从尺寸上看,威朗Pro就更具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在动力上,英朗提供了1.5L和1.3T三缸两种选择,最大马力分别为113Ps和163Ps。反观威朗Pro,全系标配了1.5T四缸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了184Ps,这样的动力表现在整个A级轿车市场也是拔尖的存在。
最后就是价格,威朗Pro的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2.89-15.89万元,而英朗的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1.99-12.59万元,乍一看威朗Pro比英朗要贵许多。可威朗Pro与英朗一样,同样有着丰厚的降价优惠,其优惠幅度达到了4万元。
也就是说,威朗Pro的裸车价格实际上只需要8.89万元起,仅比英朗的惠后售价高出了1万元左右,这1万多元换来的是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配置、更强劲的动力,怎么看都划算。即便是对比轩逸、朗逸这样的主流A级轿车,威朗Pro也是优势明显。
如此看来,别克意图用威朗Pro来替代英朗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写在最后
曾经,英朗靠着价格战在竞争激烈的A级轿车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车价格的下探,英朗也不得不惨遭停产,好在取而代之的威朗Pro在产品力上足够出色,至于能否支撑起别克在轿车市场的大任,还得从长远来看。
原文标题:别克全面溃败,英朗销量跌至千余台,GL8成了别克最后遮羞布?
-
双11掀开了国产安卓机的遮羞布?涨价没人买,不得不降价
2022-11-02 -
中石化的“黑金”,终于“炼”成了!
2022-10-17 -
9月MPV销量榜出炉,别克GL8大幅上涨,五菱宏光首次丢冠
2022-10-13 -
金风科技携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建设中亚最大单体风电项目
2022-10-10 -
储能电池,为啥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2022-10-10 -
ODM厂商撕下的遮羞布,说明国产手机懒惰成性导致手机高度同质化
2022-09-19 -
金风科技成功签约中亚最大单体风电项目
2022-09-16 -
“BAT”争夺“蔚小理”,汽车云成了新的“必争之地”
2022-09-14 -
性价比中创新航,为何成了宁德时代的眼中钉?
2022-08-12 -
再次融资40亿,“FF91量产”成了贾跃亭最大的“骗局”?
2022-08-08 -
丰田旗下公司造假20年,是时候掀开“工匠精神”遮羞布了
2022-08-04 -
微增的iPhone,竟成了苹果最后一块“遮羞布”
2022-08-01 -
5月MPV销量盘点,五菱佳辰超千辆,丰田赛那超越别克GL8
2022-06-22 -
越来越热的ESG,成了全棉时代们的生意噱头
2022-06-22 -
无人驾驶赛道“卷”成了麻花:L4无人驾驶低至一万元,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玄机呢?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