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太阳能 >

中电联 杨昆:先立后破 加快转型 携手开创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2-04-08 16:02:02 来源:电联新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重大变革,能源电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抗疫前景难测、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极端气候频频出现、经济衰退风险延,在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的任务更显紧迫和重要。面对新形势和新考验,电力行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和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凝聚全行业奋进力量,促进电力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保障。

电力行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电力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世纪疫情和供需紧张带来的严峻挑战,统筹做好电力保供和推动能源转型,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保供任务。去年下半年,电煤价格持续高涨,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发电、保供热,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升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保障能力。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7.1%,高于2019年增速2.7个百分点。优质高效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保电任务,守住民生用电底线,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承诺。

加快清洁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装机容量的47.0%,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低碳化发展。装机规模约1亿千瓦的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大关,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清洁能源消纳取得新进展,风电、光伏和水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6.9%、97.9%和97.8%。核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7700小时,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639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电力系统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

电力高质量服务民生,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力企业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年为用户节省办电成本超650亿元。能源发展电气化特征愈加显现,新增电能替代电量约1700亿千瓦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保有量达到250万台,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27%,电气化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国家电网全面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五年规划配套电网建设任务,建成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12万余项,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3595项。南方电网投资398亿元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农村及偏远地区频繁停电、长时间故障停电用户数分别下降75%、67%,发行全国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为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电力改革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电力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持续优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市场交易用户大幅增长,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电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体现,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3.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4.6%,是201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的近5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率先从发电行业起步建设,市场成交量突破1亿吨,是欧盟市场的20倍以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坚持自立自强,电力科技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电力行业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方式,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努力实现技术体系自主可控。2021年,电力行业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在青海顺利并网,全球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并网发电,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等一批世界级工程相继投产,大大增强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电力行业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全力做好电力保供,积极稳妥推动能源转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力行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全年电力工作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对电力行业改革、确保能源供应、建设能源强国等做出了系统部署。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也对能源电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这一系列要求,为电力行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的一年,电力行业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形势十分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多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能源电力形势看,世界地缘政治紧张导致能源价格持续增长,不断推高我国大宗商品及终端用能价格的上涨。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转型不断深化,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持续增加,电力供需平衡难度加大。

电力安全保供压力持续增加。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但电力需求还将处在较长时间的增长期。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5.5%左右。今年前两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3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7-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下,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2.3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3亿千瓦,首次达到总装机规模的一半。供应结构的快速转型对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提出很大的挑战。根据中电联预测,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时段部分区域电力供需偏紧。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偏紧。迎峰度冬期间,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偏紧。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用电量年均增长超过5%,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5万亿千瓦时。面临“双高”“双峰”等问题的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任务十分艰巨。

“双碳”目标下的煤电价值需要正确认识。煤电一直是电力工业运行的坚实基础,也是由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的。一段时期以来,国内个别地方对煤电缺乏准确客观认识,未立先破,加之燃料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去年下半年,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缺煤限电现象,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时期,煤电以47%的装机占比,贡献了超过60%的发电量。煤电平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保障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的“压舱石”作用,还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到2030年,随着新能源占据装机主体,煤电仍然是系统灵活性和发电量的第一大支撑电源;到2060年,基于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煤电依然会保持一定的规模。我们必须对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供给中的地位和作用做进一步的系统评估,从保障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煤电兜底保供、系统调节、应急备用等多维价值,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确保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有序替代。

新能源快速发展对传统电力系统稳定带来严峻考验。“双碳”目标为风电、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增加,煤电机组的相对容量下降,作为系统稳定运行重要支撑的转动惯量也随着相对减少,电力电子控制装备大幅度增加。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将导致其结构特性、安全稳定控制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些在传统电力系统接触不多或研究不深的问题,将会给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从新型电力系统的理论方法,控制模式,到电力设备运行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自2015年九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作用明显增强,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同时,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也看到,我国现有的电力市场尚存在市场体系不完整、绿色电力消纳机制不健全、运营规则不统一、市场电价机制不完善、跨省跨区交易市场不通畅、市场主体风险防控意识不足等问题,影响到了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和电力资源的深度优化配置,与党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全行业准确把握电力市场发展规律,深入完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战略落实提供有力的市场保障。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是一个挑战,是我国对世界的承诺,这个目标是坚定不移、一定要实现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因此,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战略清晰、凝心聚力、逐步实现。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当前电力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稳步推进煤电由主体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当前,煤电装机容量占比虽然历史性的下降至50%以下,但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在60%左右,仍然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电源。

“十四五”期间的煤电发展,要坚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适度安排煤电新增规模,服务新能源发展。煤电机组尽可能按照“增机减量”的思路安排运行,增加装机满足电力平衡要求,减少发电量,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减少碳排放。预计到2025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约为12.5亿千瓦。

继续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善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补偿与交易等政策,引导煤电充分发挥容量效应和灵活性优势,做好煤电延寿管理,保留2500万千瓦煤电机组延寿运行,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加强对火电企业经营的支持。推进电煤中长协签订及履约监管,将合同履约评价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对恶意违约、中长期合同履约率过低的责任方企业,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给予火电企业金融等政策支持。

大力推动电源结构清洁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期,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装机的主力能源。

要保持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友好、经济优越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积极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预计2025年、2030年,全国风电装机分别达到4.0亿千瓦、5.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5.0亿千瓦、7.8亿千瓦。

积极推进水电、气电等清洁能源开发。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加快推动流域调节作用强的龙头电站开发,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开发,预计2025年、2030年,全国常规水电装机分别达到3.7亿千瓦、4.4亿千瓦。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适度发展调峰气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

加强储能电站体系建设。明确建设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支持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等储能应用。加强储能标准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保障储能安全。

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 “双高”与“双随机”的特点,需要采取系统性措施,建设高弹性的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源网荷储之间的多元协调互动。

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结构、运行形态、源网荷储协调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制定出台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标准。

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造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持续优化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推动建设适应分布式、微网发展的智能配电网。

提升电力系统数字化水平。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规模超算等技术,建设多源协同调度系统,优化电网运行模式,大幅提升系统运行、预测精度,实现电力供需信息的实时匹配和智能化响应,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控、能控、在控。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引导全国、省级、区域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交易的电力市场。

要规范统一电力市场基本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破除电力交易的地域界限,推动实现各级电力市场统一规范运营和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绿色电力市场、绿证市场和碳市场的功能定位,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目标一致、互相协同的绿色交易体系。

健全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机制。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鼓励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和考核机制,保障新能源企业的经营收益。

进一步完善价格传导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市场化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辅助服务市场。

持续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

电气化是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优先选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需要大力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力争达到8000亿千瓦时以上,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要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电能替代技术、电能替代项目予以支持。深入实施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电气化升级。

持续提升城乡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电采暖,深入推进电力普遍服务。持续巩固农网改造升级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边远地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

大力推进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依托智能电网、城镇燃气网、热力管网等能源网络,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越是关键之年越要从容不迫。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为“双碳”推进指明了方向。电力行业将勇担使命、奋力前行,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杨昆 作者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