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落地“负面清单”
编者按
智能驾驶逐渐成为汽车出行新标配,全球车企都已入局。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成为车企角逐未来市场的两大战略着力点,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战略抉择和关键抓手。低级别智能驾驶已开始实际应用,但高级别智能驾驶与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跨越法律、生态、技术、安全、路线和投入等“栏槛”。跨栏期到来,预示着智能驾驶全面落地迈向由模糊走向清晰的新发展阶段。
针对智能驾驶新发展阶段,汽车纵横全媒体重磅推出封面故事专题报道《智能驾驶跨栏期来临》。本专题报道共4篇,今天发布第1篇,敬请关注。
各界对智能汽车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智能驾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一起创造适宜环境。而打造这个适宜环境就需要跨越法律、生态、技术、安全、路线和投入等“栏槛”。
这是一个让人哑然失笑而又备感无奈的小故事。2022年7月27日,“车主因眼睛小被自动驾驶误判”话题被冲上微博热搜。事情原委是,汽车博主“常岩CY”称,使用小鹏汽车辅助驾驶功能(NGP)过程中,因自己眼睛较小,总被车载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判定为“使用辅助驾驶时,频繁分神”而被警告。
该博主还称,其遭遇不仅于此,通用汽车Super Cruise也判定其过度疲劳,岚图FREE会在冬天为了让其别困而打开冷风,蔚来ET7认定其开车疲劳和走神等。因此,该博主自嘲:“我真的只是眼睛小,不是开车睡着了!这个问题你们再不优化优化,那眼睛小的都不配用NGP呗?”当然,相关车企为这位博主的“不幸遭遇”也做了回应。
比如,7月2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公开要求其公司相关人员处理该问题;小鹏汽车官方微博回应称,自动驾驶产品同学连夜收到优化需求。其实,这只是智能驾驶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应用场景而已,还有无数能想到或者还没预想到的应用场景在等待去解决。这个意外“走红”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低级别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汽车标配的当下,智能驾驶相关技术依然不够成熟,盲点依然不少。
业内基本共识是,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战略着力点和关键抓手。目前低级别智能驾驶已开始实际应用,但高级别智能驾驶与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驾驶要全面落地,还需要跨越诸多“栏槛”,包括法律槛、生态槛、技术槛、安全槛、路线槛和投入槛等。我们暂且把这些在智能驾驶发展过程中需要突破的栏槛称之为“负面清单”。
法律槛
经过多年的探索,智能驾驶发展的整体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其从一无所知到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渐接受。因此,从行业自律到地方、国家层面都在陆续制定相关规定,甚至开始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以系统规范智能驾驶相关落地行为。
7月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通过审议,8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国内首部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在承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基础上,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填补了该领域的立法空白,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早前的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也正式发布,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首批14台无人化车辆将开展示范应用,百度、小马智行等成为首批获得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企业。
其实,2020年9月,北京以北京经开区为核心就正式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这标志着国内智能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而各地方出台的相关法规为智能驾驶落地有法可依,并为其发展指明方向。这是巨大的进步。国家层面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但整体上来看,因为智能驾驶尚处于早起试行阶段,所以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在智能驾驶深入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也许当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时,智能驾驶也就真正全面落地了。显然,智能驾驶要全面落地,离不开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顶层设计”。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认为,要推动各地在基础平台、技术架构和标准体系方面的统一,构建起全国协同统一的车路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体系。打通智能驾驶发展道路上的卡点堵点,需要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
生态槛
智能汽车应用离不开全产业链生态,需要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做支撑。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它为智能汽车发展规划了蓝图,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业内都在谈智能汽车生态,但短期内可能难以真正谈清楚。
一方面,随着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产业边界变得日益模糊。李克强认为,过去垂直单一线型的汽车产业链结构将逐渐演变为分层解耦、分级共享和跨域共用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智能汽车生态的确很复杂,涵盖无数子生态,比如软件生态、数据生态等等。单就数据生态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认为,数据生态建设需要依托三大支柱: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数据资产化能力和以企业为中心的数据交互平台。
其中,数据安全是产业数据生态发展过程中的基石。汽车行业内部应构建数据共享生态,需要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形成行业合力,提高整个行业的数据利用率。显然,智能汽车生态建设不是某个企业就能解决,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协同,也需要行业内协作、跨行业间融合,并形成合力。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目前仍面临各种挑战。
-
为了让算法落地,人工智能公司如何绞尽脑汁?
2022-08-18 -
被智能家居带火的“低端芯片”
2022-08-17 -
光伏2GW+风电185MW!广东肇庆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附项目清单)
2022-08-17 -
工信部: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2022-08-16 -
重庆加快建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造高地
2022-08-15 -
重庆主城最大用户侧数智能源站建成投运
2022-08-15 -
智能扫地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2022-08-11 -
堆料,新能源汽车走上智能手机老路
2022-08-11 -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持续迭代优化电力人工智能平台
2022-08-09 -
智能电网,提供强劲电力支撑
2022-08-04 -
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无人机+机器人”巡检500千伏变电站
2022-08-03 -
促高质量发展 煤企智能化转型需加把劲
2022-08-02 -
配电智能站房:状态全感知 在线可巡检 故障可预知
2022-07-26 -
晨讯科技集团推出新型工业三防单目AR一体机, 提供电力解决方案,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022-07-26 -
科创板对“无人+”不留情!无人船艇第一股云洲智能IPO失败了,原因在哪?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