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院士:绿色甲醇是绿氢最好的储运载体
2月21日,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光伏头条、储能头条主办的以“新能源 新系统 新生态”为主题的“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围绕储能产业的政策、技术、安全性、成本、兼容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以“双碳”为背景,分析储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刘科
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发展长期储能
刘科首先强调:碳中和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
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及二氧化碳储能都是短期储能技术;想要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除了短期储能外,依然需要一个长期储能技术,以备在长时间没风,或连续几周连阴雨时仍然保证能源供给。
液体是最佳的能源载体
刘科指出,1912年前后, 纽约,伦敦大街上跑的电动车远远多于燃油车,但到了192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燃油车碾压电动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液体是最佳的能源载体!因为液体燃料便于管道输运及海运,运输成本低廉;人类已建成遍布全球各地的液体燃料加注设施;液体燃料便于长期储存的三大优势。原因之二是燃油车用流水线制造,生产的量越大,越便宜;而电动车生产电池的原材料如钴和锂等价格随电动车数量增加,供需关系失衡而飞涨,这导致前100余年,电动汽车在燃油车面前难以胜出。
氢气作为能源载体的弊端
对于目前蓬勃发展的氢能产业,刘科指出了仍需注意氢气的化学特性所导致作为能源载体的弊端。氢燃料电池是好技术, 其发电效率高,且排放的是无污染的水蒸气,但氢气储运成本太高及封闭空间易爆炸,并不适合做人类的能源载体。
这也是为何西方国家花了数百亿美元研究发展氢能,却并没有让氢能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加氢站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投资高昂,一座加氢站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2000万,还不包括用地成本,因此发展氢能需要提前思考上述问题。
刘科认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技术,可实现绿氢的最好的安全储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绿色甲醇是绿氢最好的储运载体之一,可为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车提供更为安全、加注便捷的氢源。且绿色甲醇也可作为内燃机车更为清洁、高效的燃料。
目前的电动车,表面上是电开车, 但因电网近70%的电是煤电, 实际上是煤开车;而绿色甲醇表面上是甲醇开车实际上是太阳能或风能开车;是煤开车环保还是太阳能开车环保这是不言而喻的。
-
杜祥琬院士:这场危机给我国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
2023-02-25 -
全球最大绿碳甲醇工厂投产!
2023-02-23 -
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大连投入使用
2023-02-21 -
何雅玲院士:加大对太阳热发电技术的科研投入
2023-02-13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发挥能源安全与社会公平协同效应
2023-02-07 -
中国手机往事: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2023-02-03 -
中科院院士赵天寿: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
2023-01-25 -
史上最好的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超231亿!
2023-01-19 -
悼念丨我国钠冷快堆专家徐銤院士逝世
2023-01-04 -
CMOS:这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2022-12-19 -
10条建议!杨裕生院士:电池能够承担规模储能重任
2022-12-19 -
贺克斌院士:全球“双碳”目标实现面临四大挑战
2022-11-28 -
能源化工领域两位大咖,被撤销院士称号!
2022-11-26 -
欧阳明高院士:氢比电更具储存成本优势
2022-11-01 -
干勇院士:氢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