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储氢气瓶技术取得新突破!上海石化新材料破解行业壁垒!
近日,北京2022冬奥会中国首棒火炬手李佳军与希腊运动员安东尼奥完成火炬交接,碳纤维制成的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当前,上海石化正积极推进碳纤维在储氢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携手并进,加快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上海石化公司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技术取得新突破。推动氢储运技术的提升和储运成本的下降是氢能产业走向成熟的关键,而车载储氢技术的改进将是未来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被寄予厚望。目前,上海石化积极推进碳纤维用于缠绕气瓶的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已在金属、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此前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上海石化是国内较早研发碳纤维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早在2012年,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成套技术,生产12K小丝束碳纤维。2018年,该公司成功试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8K大丝束碳纤维。今年1月,国内首个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该公司开工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2022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据了解,大丝束碳纤维用于缠绕气瓶,其缠绕效率是小丝束的3-4倍,可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上海石化碳纤维生产车间
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上海石化拥有约23万吨/年的制氢能力,建有两套氢气提纯装置,所产氢气均符合国家氢燃料电池质量标准。同时,该公司拥有较成熟的制氢技术和丰富的用氢经验,与周边地区氢气管网互通,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今年9月,上海石化供氢中心建成,日供氢能力达2500公斤,投用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920吨,相当于植树15.8万棵。
打造风光电制氢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区。上海石化大力发展风光绿氢产业。积极开展氢能领域“产学研”合作,今年8月,与华东理工大学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成立氢能联合实验室。当月,装机容量为400千瓦的示范性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41吨。下一步,该公司还将积极布局海上风力发电,探索利用风电、光伏电解水生产绿氢,打造风光电制氢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区,力争成为上海市绿氢供应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中心
-
投资者了解塔斯马尼亚州的绿色氢气潜力
2021-10-20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王国军:现在的形势,是叶片大型化发展和叶片低成本轻量化
2021-10-19 -
上海首座35/70兆帕加注能力油氢合建站落成
2021-10-19 -
东方电气袁熹:“风氢储+”一体化——碳中和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方案的积极探索
2021-10-19 -
到2030年,绿色氢气成本预计将降低多达60%
2021-10-18 -
Flixbus计划在长途路线上使用氢气公交车
2021-10-17 -
氢气生产是荷兰北部电网限制措施的解毒剂
2021-10-16 -
南澳大利亚氢气公园开始建设
2021-10-15 -
到2030年,绿色氢气将达到成本平价
2021-10-13 -
太阳能年,第四部分:随着太阳能价格越来越便宜,更多的储能和氢气得到了发展
2021-10-12 -
科学家将氢气产量翻倍
2021-10-09 -
前往意大利博尔扎诺的氢气巴士
2021-10-05 -
仔细观察自然可能会导致氢气价格便宜
2021-10-03 -
绿色氢气在本周的20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上宣扬
2021-10-02 -
华北地区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成功投产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