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电力破产80%上市企业亏损,“拥硅为王”重现?
从年初至今,硅料价格不断上涨!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7.4-2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9.44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7.2-1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9.00万元/吨。即是逼近200元/kg的价格。
对于硅料价格连番上涨,背后原因也非常清晰,就是中下游企业扩产积极,产能增长远高于硅料产能增长,且后者扩产周期更长。中下游企业在"断货焦虑"之下,纷纷跟硅料企业签订长单合同,尤其是龙头企业,短则三年,长则五年的采购合同屡见不鲜,按照当下价格进行预估,金额超过百亿的合同也不在少数。
“拥硅为王”历史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想起十几年前,光伏企业纷纷“拥硅为王”,最终在国外政策调整之下,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巨大打击,曾经风光无限的龙头企业,也在“寒冬”中被后来者反超,不复昔日荣光。
2005-2008年,欧美部分国家大力支持光伏发展,给出了巨额补贴政策,海外市场瞬间被引爆。彼时,也出现了硅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价格自然是“一飞冲天”,每千克价格超过400美元,2008年最高时甚至达到500美元/kg。如今的硅料价格在当时看来就是个弟弟。
图片来源:特变电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光伏产业的爆火,让很多光伏企业都加入到了这场“狂欢”之中。2005年,国内多晶硅总产量仅60吨,2006年增长了300%以上,也只有287吨,市场需求缺口高达数万吨。国内产量不足,让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向了海外企业。
2006年,我国的光伏龙头尚德电力,和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长达10年的采购合同,跟近期频频出现的长单合同不同的是,这份合同既锁单,也锁价,每千克高达80美元,按照当时汇率约为640元人民币。不过相比150美元/kg的零售价,这份合同其实还“占了便宜”。
看到硅料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亚洲硅业、江苏大全、南玻集团等纷纷对外公布打大规模的硅料生产项目。还有很多主营业务和光伏无关的企业,不惜向银行贷款也要在硅料上分一杯羹。
一时之间,硅料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硅料企业积极扩产,还有大量资本涌入,硅片或组件企业纷纷签订锁单锁价的长期供应合同,只要变成组件销售到欧美市场,就是巨额的利润,这就是“拥硅为王”的时代。
“狂欢”之后是灾难
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如果欧美市场一直延续巨额的光伏补贴政策。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国家纷纷取消对光伏的巨额补贴,市场需求萎缩,硅料价格出暴跌。从最高点的每千克500美元跌至六七十美元,前文提及的无锡尚德,依然需要80美元/kg的“高价”跟MEMC公司进行采购。
2011年底,硅料价格更是跌到了谷底的35美元/kg,截至11月24日,我国10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第三季度财报均发布。数据显示,有8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其中尚德更是以三季度净亏损1.164亿美元高居榜首。而2家盈利的企业,利润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七成。
图片来源:信义光能
同时,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此后,尚德电力支付2.12亿美元的违约金,取消了跟MEMC公司的长单合同。2013年,曾让施正荣先生登上中国首富宝座的尚德电力,宣布破产重整。
龙头尚且如此,其它企业又怎能独善其身。
灾难背后的原因
2021年,硅料价格又迎来了大幅上涨,虽然价格相比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但起因和表现却非常相似,都是市场需求旺盛而硅料供应不足导致,下游纷纷跟硅料企业签订长单合同,锁定硅料供应,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但是,中国光伏企业再也不会重蹈覆辙。
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的产量就达250万千瓦,居世界首位;全国多晶硅产能已超过22万吨/年;成规模的光伏电池、组件厂商总产能约30GW。却是“两头在外”的情况。
一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高纯晶硅、光伏银浆等都严重依赖进口;二是没有市场,2005-2008年光伏产业繁荣,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巨额补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17GW,我国为800兆瓦,仅为全球的2%。
“拥硅为王”不会重现
2021年,光伏已成为我国优势产业。同样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进行分析。
技术方面,从高纯晶硅、电池片到组件的核心技术,都已被我国光伏企业掌握。同时,EVA 胶膜、背板、银铝浆料、光伏玻璃等辅材,甚至到单晶炉、多晶铸锭炉等生产设备,不仅可供国内企业使用,还实现了对外出口。
图片来源:天合光能
市场方面,2008年前后,欧洲是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最高的地区,德国曾连续数年成为全球新增装机量第一。到了2021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已经达到了253.4GW,整个欧盟的累计装机量只有151.3GW,即便加上美国,装机量总和也不及我国。
同时,我国新增装机量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新增装机量高达48.2GW,超过了欧盟和美国市场的总和。
此外,我国光伏产业在成本上也有巨大优势。以硅料为例,通威股份的硅料生产成本已低至每千克50元左右,未来可进一步降低至每千克40元。
因此,这次硅料价格上涨,并未“拥硅为王”的历史重演,而是硅料供求失衡的一次集中体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硅料企业的业绩不甚理想,龙头企业中,除了通威外,都没有大规模扩产计划,叠加下游企业扩产规模过大,放大了硅料供应短缺的问题。
相信在龙头企业扩产后,硅料短缺的问题会在明年得到解决,让光伏产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同时,本次硅料短缺问题,也能刺激企业和科研团队,加大在薄膜和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上的研发。
-
一周电力项目汇总(2021.5.17-5.21)—核准、开工、并网等
2021-05-21 -
中电联发布2021年1-4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2021-05-21 -
2021年6月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信息披露
2021-05-21 -
深度|构建“源网荷储”四维融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的一种思路
2021-05-21 -
国网甘肃电力提前实现全年直购电交易目标
2021-05-21 -
浅议双碳背景下的京津冀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
2021-05-20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2021-05-20 -
电力每日要闻——2021.5.20
2021-05-20 -
能源局:推动风光发电跨省区电力交易 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
2021-05-20 -
SK创新和福特计划成立动力电池合资企业
2021-05-20 -
传福特与SK Innovation将推出电动汽车电池合资企业
2021-05-20 -
在电力短缺的情况下苏丹人转向太阳能
2021-05-20 -
山东省2021年6月份电力直接交易(集中竞价)公告
2021-05-20 -
这趟智慧电力之旅 华为邀你同行——智慧电力在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