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定价与交易市场展望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30·60”目标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根据Climate Watch Data(由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设立的碳排放数据监测网站)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国既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又是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后期的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既要保障能源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又要实现降碳减排的目标。对这一“矛盾”的化解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机制,碳排放交易体系正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社会各界对今年6月正式开启的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充满期待。因此,碳排放的定价机制和碳交易对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
长期以来,安永始终关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也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欧盟碳排放的定价与交易机制。我们将通过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分析以及对《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解读,来展望“碳交易”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我们的观点。
/碳排放定价机制浅析/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议题,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根据《巴黎协定》重新检视并更新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碳排放定价机制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0》,目前全球碳排放定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其中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e System,ETS)是最为主要的两种。
同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61项已实施或者正在规划中的碳定价机制,包括31个碳排放交易体系和30个碳税计划;覆盖46个国家和32个次国家级司法管辖区。
在以上五种方法中,碳税与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最为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碳排放定价机制。二者在原理、传导机制、效果等方面各具特色。
碳税具有以下特点:
碳税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可直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本,直接传导至企业利润,倒逼其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减排。
碳税具有实施成本低的优势。主要依托现有税政体系实施,无需设置新机构,也无需考虑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
碳税机制的税率稳定。对于碳价格可以形成稳定的预期指引,企业也可根据这一稳定的税率,安排中长期减排计划。
碳税可以实现收入再分派。政府可将碳税收入用于绿色项目建设或新能源技术研发,支持低碳转型。
碳税税基:
国际通常按化石燃料消耗量折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一种方法是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只有智利、波兰等少数国家采用;另一种方法以化石燃料消耗量折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在技术上更加简单可行,行政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具备三方面优势:
优势一:减排效果具有确定性。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下,政府直接确定一段时期内碳排放配额总量,因此减排成果更直观、明确,不需要其他中间变量传导。
优势二:通过价格手段促使企业减排,且具有较为完善的价格发现机制。除常规配额交易外,碳排放交易市场还可进行配额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优势三:促进跨境减排协调,不同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间能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跨国、跨地区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为碳定价: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
/他山之石——欧盟碳排放定价与碳交易体系/
1欧盟碳排放定价体系简介
欧盟在国际性气候谈判和碳中和的众多领域均起到了领导性与示范性作用,也是最早对碳排放定价并开启市场化交易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盟的碳排放定价机制起步早、体系完善,主要包括: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e System,EU ETS)、欧盟碳税和欧盟碳边境税。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于2005年开启。根据路孚特碳市场年度回顾,2019年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量为67.77亿吨,占世界交易量的77.6%,交易额达1,689.66亿欧元,占世界交易总额的87.2%。
欧盟碳税起步早,机制全面,成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重要的补充。目前欧洲各国均实现了碳税对碳排放重点行业的覆盖,欧洲部分国家的碳税机制如下表所示:
欧盟碳边境税是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另一重要补充。2021年3月10日,欧盟议会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预计该机制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届时,将对所有来自非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国家的商品征收进口碳税,或要求进口商购买碳排放配额。欧盟碳边境税的落地将避免欧盟企业因为碳交易导致的商品价格竞争力下降问题,同时也将加速全球碳中和的进程。
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发展回顾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遵循“限额与交易”(Cap-and-Trade)原则。
自成立以来,逐年降低限额以减少总排放量;
必须缴纳足够的配额以支付其所有碳排放量,否则需要支付高额的罚款;
参与者可以对配额进行交易,也可以购买碳信用抵消应缴纳的配额,但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自2005年建立,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总体而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碳交易价格逐年上涨。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设立初期(2005年~2007年),市场上的碳配额供大于求,导致碳交易金额大幅下跌;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幅缩减,碳排放量也因此降低,市场出现碳配额的盈余,碳交易金额出现下跌;与此相似,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碳价出现大幅下跌,但随着经济的恢复,碳价迅速回升。
自2009年开始,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积累了过多的配额,为解决碳交易市场中的供需失衡问题,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 MSR)开始实施。MSR机制可以通过拍卖解决配额的盈余,从而稳定交易额。2019年,约3.97亿的配额被纳入MSR并用于拍卖,有效减少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配额供给;MSR的引入使得2019年的碳配额价格稳定在25欧元/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自2023年起,MSR将进一步设置持有的配额的上限,即不得高于上一年拍卖的配额总量。MSR机制的引入,有利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价格进一步上升,通过传导机制,将进一步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展。从最初的电力及能源密集型行业,逐步扩展至航空业及钢铁水泥等特定产品的生产;
免费配额逐年下降,配额的分配方式由分配逐步过渡到拍卖;
市场机制逐年完善,如引入MSR机制解决供过于求的问题。
3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交易形式与产品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以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和通过公开交易的手段来支持降碳减排的目标。与传统金融市场相似,碳交易的环节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类市场。一级市场主要为“配额的创造”,由政府或监管当局将配额发放至市场,企业领取免费配额或购买有偿配额后,剩余配额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标准化交易。二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碳产品具有标准化、同质化的特征,例如参与交易的对象都同为用二氧化碳当量进行量化的配额,以及以配额为基础资产而设计的碳金融衍生品,并且这些交易产品都有统一的标准化交易合约。
按交易产品划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在现货市场中,减排企业在碳交易所根据现货价格进行场内交易,或在场外直接与交易对手进行买卖,不通过交易所或做市商等中介。场内交易中,碳交易所现货价格受一级市场中配额发放情况与供求关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约时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场外交易的价格通常由交易双方谈判决定,由于不在交易所中进行,较场内交易有较大的违约风险。
为帮助减排企业管理交易的非系统性风险,以及满足企业对碳金融资产管理中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回报率的需求,碳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2005年4月,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同时推出碳排放现货、远期、期货、期权产品。目前,全球的期货和期权产品主要有:
欧洲气候交易所的碳金融合约
排放指标期货
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CER)期货
排放配额/指标期权
经核证的减排量期权
碳金融衍生品是以碳排放配额、核证减排量、自愿减排量(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ER)等为底层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除碳期货、期权外,还包括碳远期、互换,以及碳保理等结构化产品。目前欧洲的碳交易所在碳交易上最为活跃,交易品种也十分丰富,各交易所在碳交易上各具特色,例如欧洲能源交易所以现货交易为主,欧洲气候交易所以欧洲碳排放配额(European Union Allowance, EUA)期货交易为主,在各产品中,EUA期货是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碳金融产品的交易单位一般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或千吨二氧化碳当量,即排放1吨或1,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权利。
与现货相比,碳期货、碳远期等金融衍生品可以通过揭示市场对基础资产交易价格降低碳价的波动,有利于减排企业对比碳价与自身减排成本,进行长期减排规划和预算的统筹。另外,由于远期、期货、期权等产品的交割日在未来,企业在交易日只需交付保证金,因此碳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大幅降低减排企业当下的资金占用率,进一步提升碳交易市场的资金流动性,而充足的流动性又可增强市场对外部冲击和风险的抵御能力。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未来碳交易市场将向成熟完备的金融市场迈进。碳交易体系中的产品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可对冲价格风险、进行灵活配置的金融工具。减排企业可以利用交易策略对其碳资产的风险敞口进行管理。此外,碳交易体系也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设计更加丰富、复杂的碳金融产品,以及涉碳融资等碳金融服务,实现碳减排与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
首页12下一页-
中国碳排放权产品和碳金融市场的展望
2021-06-17 -
已确认: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征收更短的反倾销税
2021-06-16 -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建设虚拟电厂、源网荷储等示范项目
2021-06-15 -
全国的碳交易要来了!一文读懂
2021-06-15 -
欧盟为实现清洁能源目标需要做出的重大努力
2021-06-12 -
欧盟计划允许成员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高达100%的补贴!
2021-06-11 -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1-06-11 -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1-06-11 -
各行业受益CCER几何?碳价展望及受益敏感性测算
2021-06-09 -
汪军:欧美澳塑料策略对我国治理塑料污染提供的借鉴
2021-06-07 -
CCER 碳中和的第一桶金!
2021-06-07 -
周小川和“碳中和经济分析”
2021-06-06 -
“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二:财政视角下的碳中和
2021-06-04 -
欧盟发布《欧盟行动计划:实现空气、水和土壤零污染》
2021-06-02 -
公司召开2021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