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全文:拟投资85大项目 新建两大污水处理厂!

时间:2021-06-23 10:01:24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

近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规划》提出,到2025年,滇池保护治理拟实现草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外海水质达到IV类的目标。35条入湖河道中19条达到Ⅲ类及以上,16条达到Ⅳ类。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为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精细化管理、专项研究 5 类,共设置规划项目 85 项、规划总投资 133.57 亿元。

其中:强化控源截污类项目 39 项,规划投资 101.93 亿元;水生态修复类项目 7 项,规划投资 7.6 亿元;水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类项目 16 项,规划投资 12.87 亿元;精细化管理类项目 14 个,规划投资 9.43 亿元;专项研究类项目 9 个,规划投资 1.74 亿元。为保证“十四五”期间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规划,其中:2021 年完成的项目 7 个,投资 3.43 亿元;2022年完成的项目 16 个,投资 21.13 亿;2023 年完成的项目 20 个,投资 27.21 亿元;2024 年完成的项目 22 个,投资 48.28 亿元;2025 年完成项目 20 个,投资 33.52 亿元。

关于公开征求 《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意见的公告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落实“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的治湖思路,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科学系统谋划滇池保护治理“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工作和任务,不断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向纵深发展,按照市政府安排,由市滇池管理局牵头,组织编制了《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将规划予以公示。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有意见,请在2021年7月19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至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1.信函邮寄至昆明市呈贡区和谐南路市级行政中心4号楼135室;

2.传真发至0871-64618995;

3.电子邮件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2021年6月18日

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公示稿)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坚持”“五个彻底转变”“退、减、调、治、管”的治湖要求,继续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和“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目标,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继续实施“六个转变”“水质目标和污染物削减双控制”,确保“十四五”目标如期完成,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景象。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向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2、系统治理,协同联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推动流域各区域互动协作,增强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3、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促进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对症施策,在突出的问题矛盾上寻求突破,带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4、多元共治,落实责任。坚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问题、目标、措施等实施清单管理,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二、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规划范围:滇池流域 2920 平方千米,包括昆明五华、盘龙、

官渡、西山、呈贡以及晋宁区 54 个街道办和 3 个乡镇。

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为 2020 年(因部分数据暂无 2020

年统计结果,采用 2019 年数据),规划水平年为 2025 年。

三、规划总体思路

衔接好“十三五”,特别是继承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基本原则,持续以滇池水质提升和 “工作内涵、工作理念、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工作监督、工作模式”转变为出发点,加强入湖河道水质和污染负荷削减双目标控制管理,从流域完整性出发,全过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结合流域“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充分考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制定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指标体系,兼顾必要性和可达性,科学确定目标;按照“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思路,建立流域空间管控体系;根据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设计控源减排、水源配置利用、生态修复保护、环境管理提升、饮用水源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滇池治理模式提炼七方面支撑目标实现的主要任务,提炼规划项目清单;提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

四、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滇池草海水质稳定达到IV 类、外海水质达到 IV 类(COD≤40mg/L);35 条入湖河道中19 条达到Ⅲ类及以上,16 条达到Ⅳ类,各入湖河道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满足滇池水环境容量减排需求;重构滇池水循环体系,生态补给水量进一步增加;滇池发生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水生态修复实现突破,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

到 2035 年,滇池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力争达到Ⅲ类,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得到保障。水源涵养功能有效保护,河湖生态缓冲带得到维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主要指标规划共设置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和水污染减排 21 项指标,见表 1.4-1。

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全文:拟投资85大项目 新建两大污水处理厂!

第二章 规划重点任务

一、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一)优化空间布局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彻底改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开发模式,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通过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估,研究提出促进滇池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的规划控制体系,以改善湖泊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态功能为核心目标,明确湖泊流域内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承载上限及水质、水量、自然岸线保有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等核心指标,统筹规划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制定管控措施。通过规划引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落实离湖布局、远湖发展要求,推进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人口、产业、建设用地向滇池流域外逐步疏解,还湖泊更多的生态空间。

(二)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1、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升级

对滇池流域内有色、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推动能源节约利用,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推进产业园区、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发展绿色供应链。

2、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

科学编制新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继续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3、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依托“滇池流域都市农业核心区”和“环主城高效现代农业区”,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

二、 强化控源减排,构建“源头控制、过程收集、终端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截污治污体系

(一)实施源头控制工程,做到“就地截、就地蓄、就地渗”

全面推进呼马山、跑马山,五华区王筇路(上山段)、虚宁寺、筇竹寺片区,盘龙区和晋宁区面山防洪滞蓄等“源头控制”工程,新建面山截洪沟、输水管道、输水沟渠,调蓄池、沉砂池,做到“就地截、就地蓄、就地渗”, 统筹解决生态流量不足和溢流污染问题。

(二)强化过程收集,完善城市雨污管网收集系统

全力推进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主城老旧排水泵站改造、二环路内雨污分流、东白沙河排水管网完善、金色大道-北辰大道排洪箱涵汇流区污水提能增效和滇池流域网格化清水入滇微改造,实施清污分流,从源头上剥离清水,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

落实《昆明市城市更新改造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城中村改造 284 个。2021 年完成改造项目 8 个;2022 年完成改造项目 26 个;2023 年完成改造项目 51 个(含 11 个微改造项目);2024 年完成改造项目 70 个(含 2 个微改造项目);2025 年完成改造项目 129 个;有效解决城中村雨污混流和支流沟渠黑臭问题。

(三)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针对片区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情况,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 20万 m³/d,并配套建设 40 万 m³/d 一级强化处理设施;扩建第十三污水处理,总规模扩建至 12 万 m³/d;新建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处理能力为 40 万 m3/d。

完善晋宁新开发区污水收集系统,将污水接入环湖截污系统,确保新开发区产生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不新增污染负荷入湖。

(四)实施村庄雨污分流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积极推进农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重点实施空港区、盘龙区、晋宁区石城村、白马路村、常乐村、段民村等村庄雨污分流改造,清水入河,污水传输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或分散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改造升级现有村庄污水治理设施,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信息化建设,提高设施运行效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负荷。提升村庄截污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削减农村区域生活污水与农灌废水混流污染,并确保村庄雨季防汛安全。开展流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营制度及模式研究。统一流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运行制定、考核机制等,保障设施的优质运行,发挥其污染削减效益。

(五)实施农业面源治理工程,控制雨季面源污染

建设农田调蓄库塘约 800 个、生态沟渠约 60 千米,开展回用配水系统改造建设,实现农田灌溉用水就地循环利用;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150 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5 万亩;开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 3.5 万亩,充分利用生物耕作、生物培肥,以渔养水,促进土地和田间生态的修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或农家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

大力推广机械秸秆还田、人工覆盖、秸秆高温堆肥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在滇池流域及补水区各县区推广秸秆还田约 120万亩;推广饲料化利用约 50 万吨。

(六)继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空港南污水处理厂、第三水质净化厂(二期)、第九水质净化厂(二期)、昆阳水质净化厂、呈贡区污水处理厂等 11 个座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探索提标后共约 200万立方米/天水质净化厂尾水补给滇池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减少滇池对牛栏江补水的依赖。

(七)实施河道及支流沟渠综合整治,实现清水入湖

重点实施金汁河、东干渠、马溺河、白鱼河、东大河、柴河、古城河和瑶冲河共 8 条河道沿线截污、河道清淤、排污口治理、人工湿地建设等综合整治约 30 公里。实施上庄防洪沟、财经学校大沟、白龙寺大沟、核桃箐大沟、学府路大沟、三碗水白龙河、昭宗水库溢洪道、花渔沟五华区段、老海源河(行洪通道)、小路沟王家桥段、花渔沟盘龙区段、北辰大沟、白云路大沟、园博大沟、七家村排水大沟、羊甫箱涵经开区段、西亚山庄排水沟、铜牛寺水库泄洪沟和等支流沟渠清污分流工程。

首页1234下一页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