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碳交易巨量市场开启:影响几何?谁受益?一文看懂!

时间:2021-06-26 10:01:02 来源:绿普惠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随着我国“双碳”时间表、路线图确立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在快速推进。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 一个涉及万亿元量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开启。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来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6月25日开启”,随后第一财经进行辟谣,称“为不实消息,具体时间待定。”

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预示着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在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公告》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笔者梳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展发现,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省市成为首批碳配额交易试点区域。福建、江苏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启碳交易试点的省份。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试点阶段的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气候政策室副主任熊小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如赋予各类减碳行为直接经济激励;降低全社会减碳总体成本;激励新的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政府节能减碳管理方式转变等。“碳市场运行将形成激励减碳行为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

巨量空间谁受益?

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随着覆盖行业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交易品种和方式的不断完善,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来看,我国碳价格大幅上涨将成为必然,市场交易额将超过2万亿元。”

碳市场巨量空间即将开启,谁将成为最终受益者?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来自机构的分析认为,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企业将受益于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通过CCER交易,实现企业价值重估,另一方面,目前CCER已签发的减排量约5300万吨,随着近些年的履约核销,存量减排量进一步减少,而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后,电力行业的预计配额约为40亿吨,按5%的抵消比例测算所需的CCER 抵消量约为2亿吨/年,CCER的供需相对紧张,交易价格有望回归合理水平,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水平。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碳价的上升,高能耗行业将面临越来越紧迫的排放压力,从而推动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技改。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颖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企业将面临三种情况:一是对于实际碳排放低于碳配额的企业,可以将差额放在市场中去出售,企业可以获得碳排放权交易的收益,也有动力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二是对于实际碳排放超过碳配额的企业,可以以市场价格购买碳排放权以抵消差额,这将倒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三是对于实际碳排放超过碳配额的企业,不购买碳排放权,而是接受罚款,罚款金额由政府确定且远高于碳排放权的价格,这将大幅提高对企业成本。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