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云天励飞上会在即 人脸识别等AI行业痛点如何突破?

时间:2021-08-04 20:16:48 来源: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讯,据上交所披露公告显示,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励飞)将于8月6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自2020年12月8日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历时近8个月,云天励飞终于迎来上会时刻。

2021年,曾被业内认为是计算机视觉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元年。但目前来看,计算机视觉公司的上市进程略显缓慢。其中,仅有云从科技成功过会,而依图科技已经撤回上市申请,商汤科技未有上市实质性动作。

在上交所最新出具的意见落实函上,对于人脸识别相关政策对云天励飞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AI 产品未来应用场景的不确定性及商业化前景,进行了重点询问。这两点,也恰恰切中了当前视觉AI公司的共性痛点。

人脸识别或将迎来强监管 视觉AI公司如何转型?

人脸识别作为应用最为广泛、最受关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也是云天励飞等视觉AI公司的业务支撑所在。

根据招股书,云天励飞的主要两大业务方向是数字城市场景和人居生活场景,其中,数字城市AI方案主要用于智慧安防、 城市治理、疫情应急响应等领域,包括人脸识别、搜索、布控和数据挖掘。而人居生活场景的 AI 解决方案以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泛商业为主,涉及到刷脸门禁、刷脸支付、客流量分析等方面。

当前,人脸识别的最大黑天鹅,或来自于政策法规风险。

2021年的“3·15晚会”专门曝光了企业违法在门店使用人脸识别设备的情况。

2021年4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对20家房地产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合计罚款203万元,叫停房地产领域非法收集消费者人脸识别信息的违法行为。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商场、银行、宾馆、车站、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及公共场所违反法律法规使用人脸识别属侵权行为。

汇业律师事务所史宇航律师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合规难度最高的个人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在开展人脸识别等敏感领域数据合规工作时,应当充分考量诉讼的可能性,即评估相关合规技术、制度在法庭上证明力几何,在确保证据效力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合规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表示:“未来产业可以向完整的第三方独立人脸识别机构去转变,专业提供人脸识别服务和数据保护,但不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和衍生服务,切断人脸识别相关的衍生市场价值链,减弱企业的不法获利倾向,该服务商仅仅为企业提供有限的使用权,而不再让企业有进一步挖掘用户数据的可能,这就像第三方大数据中心一样,可以有效地起到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除了以人脸识别相关的场景外,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还包括自动驾驶、医疗影像、 工业制造等,这些领域也成为AI公司转型的方向。据媒体报道,此前终止上市的依图科技在完成大幅裁员、业务收缩调整后,正加码当前资本火热的自动驾驶赛道,开发车载传感器、车载计算芯片、自动驾驶算法和软件系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政策趋严,以人脸识别为主的视觉AI公司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计算机视觉其实不止于人脸识别,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在应对数据合规的同时,需要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实现业务转型。”

AI商业化落地难 亟需与产业深度结合

在上交所出具的落实函中,要求云天励飞客观准确披露公司 AI 产品未来应用场景的不确定性及商业化前景,这是AI行业的另一大共性痛点。

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不要觉得有技术就牛逼,能否在产业中立足,是一切的关键。AI是典型的行业经济型公司,要沉下心来搞赋能,让行业愿意买单。所谓的高新技术,如果不能在产业中兑现,那就无法产生价值。”

面对狭窄的落地场景,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视觉AI行业正日趋内卷化。这体现在云天励飞逐年下滑的毛利率上。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云天励飞的毛利率分别为 56.34%、43.71%及 36.74%,不断下滑。云天励飞表示,视觉人工智能行业随着新竞争对手的加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市场竞争可能有所加剧,从而导致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云天励飞的竞争对手除了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外,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宇视科技、苏州科达、东方网力等传统安防厂商,以通信设备起家的华为和以视频存储硬件起家的浪潮等企业也通过产业链延伸的方式涉足行业。

招股书显示,云天励飞在积极拓展AI芯片业务,并增强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不过,其研发的AI芯片虽然已于 2019 年实现独立商用,但尚未形成大规模销售,总体市场份额仍较低。2020年其AI芯片的营收为268.61万元,仅占总营收的0.64%。

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这些视觉AI公司大多从应用做起,逐步延展到硬件、芯片等。但由于应用层、终端层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生存较为艰难。像安防设备供应商海康威视,也慢慢往技术层延伸,而且还拥有垂直整合能力。为了提升竞争力,这些AI初创公司需要向下至基础层,比如芯片架构和人工智能算法,或向上至应用层,构建不同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实现自下而上的整体打通,从而建立差异化优势。”

来源: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