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已向上交所提交股票终止上市的申请
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近期备受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有了新的指示:要求统筹有序做好相关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
(来源:微信公众号 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碳中和目前的现状
对于碳中和如何实现,个人感受是“宏观上很热闹,中观上在观望,微观上很迷茫”。
在宏观层面,无论是学术界、技术界还是产业界,对双碳政策都寄予巨大的热情,所有人都认同:双碳成为未来能源政策的基础。
中观层面,碳中和的路径是什么,这个路径实现的具体举措是什么,需要多少的代价和成本,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微观层面,在路径还未清晰化的时候,相关各方会以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开始大干快上,形成运动式减碳、花钱式减碳。
如果碳中和在微观上靠大干快上就能实现,那就违背了碳中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碳中和是一个结果目标,而且是内嵌于社会经济复杂活动之内的,既不是能源行业一家可以解决,更不是靠投资拉动、运动式能够去解决的。
碳中和的路径不仅要考虑碳中和本身,更要考虑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既要绿色、也要安全、更要经济”的不可能三角问题之解答。
从本质上说,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行业甚至各个行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运行的活动中,转换原有的管理和建设思维模式,从第一曲线增长,转向第二曲线增长,是一种组合式、开辟式的创新,唯有此才能实现“不可能三角”的碳中和。
供给侧的碳中和
个人认为,要让全社会的经济运行实现碳中和,需要实现“供给侧碳中和”+“需求侧碳中和”。
供给侧碳中和,即能源生产供应环节的脱碳,主要靠发电侧资产置换,也就是用低碳能源形态去替代高碳能源,加上源网侧的储能去平抑波动,光伏、风电、储能三板斧是被大家看好的,二级市场基本上已经炒上天。
消费侧的碳中和
但是需求侧碳中和,即在能源消费环节的全面脱碳,其背后的底层业务逻辑,却一直是模糊的。
目前被大家看好的,主要是碳配额、碳盘查、碳核查与碳交易这条线。
其逻辑是:碳配额制度,未来把碳排放权变成一种稀缺资源,通过碳盘查OR碳核查,帮助企业搞清楚有多少排放权,然后不够的部分通过碳交易去补足。
这个逻辑看似清晰,但是个人认为是不足以驱动需求侧的碳中和真正落地的。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类似于高血压的简单治疗,首先告诉你血压是有健康不健康的,超过一定标准就是高血压(碳配额OR碳排放权),接着给你一个血压计(碳盘查OR核查),告诉你血压是多少,最后是卖降压药(碳交易)。
真正的大健康理念是,告诉你大部分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是某个器官出了问题,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做好的是:持续的血压监测与血压管理,饮食清淡、作息规律、按时锻炼、保证良好的心态、控制体重,最后才是针对无法控制的一部分血压进行科学的降压治疗。
所以个人认为,碳中和对社会经济的最大意义,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碳交易去炒碳汇,而是构建一个“大中和”的能源消费理念,高碳是一种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需要在能源消费环节,做好持续的能源管理和排放监测,并且推动能源消费侧的整体健康理念和能源消费习惯,最后才是碳交易。只有这样做,才是以碳中和为抓手,推动能源消费的各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大战略。
碳中和的投资价值
不少投资机构都在抱怨,看了一圈碳中和,除了光伏、风电、储能这三板斧,似乎碳中和也没啥值得挖掘的题材。
这就是用“降压药”的逻辑去理解“大健康产业”。
碳中和的投资价值,除了上述三板斧之外,个人认为未来可能在两个领域中出现:
个人认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骨干还是以电为核心的,电的比例还会进一步升高,电力本身的绿色、灵活、高效转换、可实时控制特性,最适合作为碳中和能源系统的骨架。
1、能源消费侧的碳中和骨架——中低压配电系统重构
碳中和对电力系统来说,不是简单的低碳置换高碳,而是在这个置换过程中,整个能源系统会发生重构。这就类似于电动汽车之于燃油汽车,看上去还是四个轮子一个车壳,但是内在完全变化了,以前燃油车厂家讲究的“发动机+变速箱+机械传动+机电控制”,变成了“储能+电机+电子传动+软件控制”。
过去电力系统的本质是高度机械化的,发电机组、铁塔、变压器、开关,都是机械设备,所以暂态分析离不开“机械转动惯量”这个基础。
未来电力系统,尤其是在“配+用”的环节,大量有源电力电子部件(光伏+储能+充电桩),其背后的运行逻辑更像是放大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本身是个小微网)。
所以对传统的电力系统,将会是一次巨大的重构,尤其是在更为开放的中低压配电系统领域,是电力电子化、柔性化、直流化、灵活化、智能化。
能源消费侧的碳中和,其本质就是消费侧能源系统的重构,新型中低压配电系统将是能源消费侧碳中和的骨架。在这里存在巨大的创新机会。
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升级,其本质也是中低压配电系统的重构,如果我们把一辆电动汽车分拆开,会发现其动力系统本质就是一个柔性、直流、电力电子、软件控制的全新微电网(或者叫纳电网)。
2、消费侧的碳中和落地—企业服务
综合能源和碳中和是天然契合的,但是目前的综合能源项目和碳中和,更多的是降压药和高血压的关系。
能源消费侧的碳中和,更像是健康管理,需要健康的管家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把碳管理作为目标内嵌到能源管理运行中。
所以要把“降压药思维”,转换成“大健康思维”。
其中最大的机会,在于绝大多数企业自身并不具备专业的能源管理经验,所以未来综合能源管理将作为企业服务领域的一个专业服务而出现。
但是这个专业服务本身,也需要创新,突破传统企业外包服务的边际壁垒,结合上述物理网架的升级、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实现企业级能源智能服务,这是未来巨大的机会,也是需求侧碳中和的必然。
碳中和不宜,共同努力!
原标题:碳中和背后的业务逻辑
-
葛洲坝:已向上交所提交股票终止上市的申请
2021-09-03 -
国际能源网-储能日报,纵览储能天下事【9月2日】
2021-09-03 -
中央批国家能源局未将生态环境保护摆上应有高度!能源局拿出整改措施!
2021-09-03 -
宁夏将于10月1日起执行分时电价机制优化方案
2021-09-03 -
辛保安:加强跨省电力交易组织 支持山西能源革命
2021-09-03 -
西南首个“五合一”综合能源站将于2022年建成
2021-09-03 -
底价7796万元!这家国有控股风电企业90%股权转让!
2021-09-03 -
碳中和背后的业务逻辑
2021-09-03 -
碳中和目前的现状和投资价值
2021-09-03 -
欧盟清洁能源转型将带来8亿欧元的刺激
2021-09-03 -
不断发展的中拉丁能源关系
2021-09-03 -
为什么碳税将成为最终的能源游戏规则改变者
2021-09-02 -
约旦暂停可再生能源拍卖,超过1兆瓦项目的新许可证
2021-09-02 -
通知|2021年电力新时代论坛报名中
2021-09-02 -
西南地区首个“五合一”综合能源站来了!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