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火电小机组缘何不降反增?

时间:2021-09-23 19:22:03 来源:中国能源报

我国火电设备产量占总发电设备产量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但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以下机组比重却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7%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5.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日前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显示,受环保政策、电源结构改革以及降碳目标影响,我国火电设备产量占总发电设备产量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由2016年的73.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5.4%;随着国内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电网稳定性压力陡增,灵活性机组、自备发电机组需求明显增加,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机组比重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7%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5.1%。

从《展望》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3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比重逐年提升,2016年至今增长了2.5倍之多。

火电小机组激增,看起来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火电“上大压小”政策以及近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对小机组实施的“压”和“淘汰”不相符合。而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曾于2015年11月正式发布电力体制改革6大配套文件,其中《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禁止新建燃煤自备电厂。

那么,快速增长的火电小机组到底从何而来?

对此,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展望》所统计的火电机组包括煤电、气电、热电联产、垃圾发电和其他生物发电以及其他工业领域的自备机组等各种机组,尤其像垃圾发电和钢铁、水泥厂等厂内自用的余热发电,属于循环经济和综合用能,其所用的小机组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也不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的范围内,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工业领域的“自备”机组。而且,随着高耗能产业、生物质发电产业近年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其对小机组的改造和更替诉求大大提高,由此导致了小机组设备不断产生增量。

该人士还介绍,从制造企业反馈的情况看,随着近年煤电去产能持续推进,煤电大机组订单逐渐减少,制造企业大部分产能释放主要依靠上述提及的各工业领域的“自备”小机组。所以单从数据统计层面看,煤电以外的工业产业对小机组需求的上升,带动了小机组产量、占比大幅增加。

“近十年,3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产量基本稳定在1500-2000万千瓦之间。而'十二五'时期我国火电机组一年总产量大概在7000-8000万千瓦左右,自2016年实施煤电去产能后,煤电机组产量开始在高位状态下逐年回落。近两年,整个火电机组产量基本在4000-5000万千瓦左右,所以小机组占比出现上升。”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那么,电力系统灵活性机组的增加是否也在促使小机组比重逐年上升?业内人士表示,灵活性改造方面,目前基本是靠现有大机组进行改造、调峰,“未来是否会大幅增加灵活性小机组还不好说,可能只会在存量范围以内的小机组上做一些相关改造。”

针对3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中电联去年底发布的《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政策研究》曾指出,煤电灵活性改造在经济性上具有比较优势,机组低负荷运行时,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机组能效下降幅度明显比30万千瓦机组要更大,所以应优先考虑对30万千瓦及以下、部分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