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形势 需求响应该如何推陈出新
导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磅战略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央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力,新能源接入不稳定、用电需求多元等新问题和新现象逐渐出现,需求响应面临挑战。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形势,本文从需求侧角度出发,探索需求响应该如何推陈出新。期待为当下如火如荼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思考与启示。
(来源:微信公众号“朗新研究院”作者:宋佳璐)
重磅政策加持,
需求响应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我国新阶段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央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引,是涉及发输变配用各领域、源网荷储各环节、技术体制各层面的系统工程。在向低碳、零碳转型过程中,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将发生变化,重心将从供给侧走向需求侧,对电力需求侧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关键作用。
盘活需求侧资源,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增强灵活性和柔性,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多能互补、源网荷储高效协同,成为凸显电网平台价值,发挥中枢环节作用的重要一环。此外,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化售电、绿证交易等蓬勃发展,也为需求侧资源挖掘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图1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诸多不确定性,
需求响应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过去较长时间,国内外能源运营商、政府及学术界对电力需求响应的探索热情稳增不减,各种创新创意方式层出不穷,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需求响应模式也日趋成熟。但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力,新能源大量替代常规机组,分布式、储能等交互式设备广泛接入,用电需求日趋多元等新现象出现,需求响应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021年2月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协调运营和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长期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用户负荷等各方调节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实现项目运行调节和管理规范的一体化。从意见可以明确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需要挖掘负荷调节能力,还需要设备硬件和机制等支撑与保障。
尽管目前我国需求响应已在江苏、广东、浙江等多地相继开展,但仍尚处于试点初级阶段,还存在需求响应用户参与意识低、类型少,调控方式相对粗放、多系统支撑壁垒、响应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结合需求响应现状与政策导向,分析总结未来需求响应的五大特征:即自主化、多元化、智能化、标准化、市场化。
自主化:引导主体主动参与需求响应,结合本地资源特征构建方案
多元化:逐步拓展到虚拟电厂运营商、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数据中心、5G基站等多元用户
智能化:升级改造设备,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生产和舒适度的情况下设备智能启停,实现对用电侧的精准管控、智慧减碳
标准化:打通数据通道,建设统一标准化的需求响应平台
市场化:负荷资源纳入辅助服务市场,引导参与市场化交易
图2 新形势下需求响应呈现新特征
多点持续发力,
助推需求响应发展更上层楼
针对上述新形势下需求响应自主化、多元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市场化五大特征,结合国内外需求响应先进实践经验,本文拟从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差异化响应策略、柔性调控负荷、需求响应长效发展、可调节负荷资源多维应用五大方向,多节点发力的视角阐述新形势下需求响应发展路径与策略。
图3 多点发力需求响应发展关键举措
(一)自主化,做实可调节负荷资源库
电力需求响应深度契合我国绿色能源低碳发展战略,通过大力提升需求侧响应效能以及发挥负荷侧灵活调节能力,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力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
由于需求响应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背景和侧重点存在差异性,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建设方案不便复制和推广,所以需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和用能结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本地化需求响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未雨绸缪,通过提前储备可调节负荷资源,逐步构建不少于最大负荷5%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广域优化配置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多元化,差异化提供多元响应策略
以电能替代、清洁能源替代为切入点,结合地区特色的可调节负荷资源类型,分析各资源负荷运行特性,清晰定义目标市场,准确定位核心用户,持续拓展可调节负荷资源多维应用。
结合地区负荷特色及企业生产特性,针对楼宇空调、工业企业等典型行业细分普查重点,同时探索挖掘数据中心、5G基站、分布式光伏、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参与市场,分析客户意向,面向需求响应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响应策略。
依托需求响应支撑平台,电网企业开展全景化、统一管控,通过获取调度电网信息与电力市场信号,精准、快速响应削峰填谷和能源消纳;支撑多元需求响应主体用能数据接入,提升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能力;为负荷聚合商整合中小型电力用户负荷资源提供窗口,合理分配参与市场收益。
图4 需求响应一体化平台面向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响应策略
(三)智能化,精准柔性调控负荷资源
建设完善需求响应配套基础设备,全面满足需求响应实施的硬件需求。通过研究升级采集终端电能表配置、改造采集系统,结合工业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不增加硬件投入条件下,最大化提升采集数据质量和效率,满足负荷数据远程采集、传输、控制的要求,促进需求响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研究虚拟电厂、储能等柔性负荷调控技术,汇聚用户侧海量负荷资源,挖掘识别各类场景用电行为,根据接收的调度信号自动启用设置的需求响应策略,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生产和舒适度的情况下设备智能启停。目前,上海、广东等地已开展虚拟电厂试点应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未来可进一步推广发展。
图5 “虚拟电厂”智能柔性调控负荷资源
(四)标准化,推进需求响应长效发展
电力需求响应业务的规范运行,涉及电力需求响应系统、需求响应终端、业务流程等多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设将为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提供健康保障。通过开展需求响应一体化平台建设,打通与调度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及客户侧CPS系统等数据壁垒,解决需求响应市场参与者多头接入、平台多接口维护管理等问题。通过建立需求响应长效管理机制,统一需求响应标准,提高需求响应实施效率,促使需求响应实施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五)市场化,拓展可调节负荷资源多维应用
探索需求响应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机制,开展可调节负荷在电力调峰、新能源消纳等多场景应用,大用户与负荷聚合商(不具备单独参与能力的用户)参与实时竞价,以市场价格引导需求侧调整用电行为,自动调节余缺,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拓展需求响应资金补贴来源,探究不同阶段的可调节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商业模式,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支撑可调节负荷应用大规模、常态化发展。
图6 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模式
开发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移动应用,采集录入用户基本信息、设备资产信息、能源消费信息、服务需求信息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用户用能优化空间,可调节负荷类别、规模、潜力等,打造全流程闭环管理,为可调节负荷资源充分纳入集中检测、统一调控奠定扎实基础。
图7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全流程闭环管理
结语
本文初步讨论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此背景下通过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差异化响应策略、柔性调控负荷、需求响应长效发展、可调节负荷资源多维应用五大方向,多节点发力的视角阐述新形势下需求响应的发展路径与策略,打破电力供需紧平衡状态,促进源网荷友好互动。
在实际应用中,需求响应尚处于起步阶段,电网企业需进一步探索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接入容量规模,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系统互动的积极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服务实现“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彬,陈京生,李德智,石坤,杨斌,祁兵,孙毅,奚培锋:我国实施大规模需求响应的关键问题剖析与展望[J].电网技术,2019,43(2):694-704.[2]观察:实现碳中和要三管齐下[N].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021.02.0[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电力转型的战略思考.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N],2020.11.02[4]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可调节负荷技术应用与展望[N].国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2020.4.30[5]舒印彪:打赢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硬仗[N].2021.6.15[6]苟坤波:无功补偿技术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管控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5):30-32.
-
青海海西州:产业配套、新增负荷、多能互补是重点
2022-02-09 -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最大威胁
2022-02-09 -
挪威采用电动汽车开始影响石油需求
2022-02-08 -
石油需求增长被高估了吗?
2022-02-08 -
电力运行持续发力 彰显春节假期活力——近2年春节四川电力市场数据对比
2022-02-08 -
50MW背压式汽轮机超低负荷运行
2022-02-08 -
MBBR应用要点 | 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的生物测定方法
2022-02-08 -
国网新疆电力研发试点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及电力物联感知平台
2022-02-08 -
配电网台区治理经济又高效
2022-02-08 -
BP预计2030年代石油需求高峰
2022-02-08 -
如何缓解峰值石油需求风险
2022-02-07 -
印度将在2035年之前引领全球石油需求
2022-02-07 -
高油价会破坏需求吗?
2022-02-06 -
电动车需求量有望突破700万桶/日
2022-02-06 -
美国页岩油会抵消全球石油需求的飙升吗?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