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VI 收购相干再遇波折!2022财年第二季度订单创纪录!
“双碳”目标加快能源行业深刻转型,“十四五”开局之年充满机遇和考验。2021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了7项年度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调研报告在跟踪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细致翔实的发展建议。本报选取其中4项,对中电联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共同分析应对当前电力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以求为行业发展拨云见日。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蓝图上,新能源是主体,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技术。但是,无论是新能源自身、储能自身,还是二者协调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成本将不断增加、新型储能商业模式较为单一、新能源配置的储能利用率不高。
快速有序发展新能源、加快提升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科学合理配置新型储能设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1年度“新能源与储能协调发展”专题调研成果中提出了明确建议。
记者:目前,新能源与储能发展的现状如何?
杨昆: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储能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二者快速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与储能装机快速增加,新能源发电量和占比进一步加大,消纳水平持续提升。同时,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不断提高,风轮直径不断增长,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光伏发电在效率、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电池储能、蓄热储能等储能技术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类储能技术已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
记者:当前新能源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对新能源发展有何建议?
杨昆:当前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消纳难度大幅增加;二是新能源补贴问题广受关注;三是新能源原材料(如硅料)在部分时间段的供应紧张,影响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速度;四是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成本将不断增加,新能源消纳的系统成本疏导机制亟须建立。
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要求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因此,应当加快新能源开发力度,大力提升新能源发电规模。在做好新能源开发、送出、消纳等前提下,加强新能源产业链的供需监测,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同时,多措并举解决新能源补贴问题,适当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水平,落实金融支持有关细则。鼓励地方政府给予海上风电、光热发电一定期限的补贴,保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不断提升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前提,需要在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提高系统灵活性。
记者:当前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杨昆:首先,储能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性、经济性仍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相关技术标准、安全运行管理规范等亟须完善;新型储能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现有电力市场无法体现储能综合价值,成本缺乏疏导渠道机制。
其次,是新能源配置储能存在问题。比如,新能源配置的储能一般是“一充一放”运行,利用率不高,部分区域配置的电化学储能基本未调用;新能源配置储能必要性及其比例亟须科学论证,未与各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电力系统需求充分协调;分散配置方式难以充分发挥储能作用,导致储能利用率低、经济性差。
记者:对新能源和储能二者协调发展有哪些建议?
杨昆:首先,在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各环节灵活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配置新型储能设施。结合当地新能源消纳、资源特性、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安全、电源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根据风能或太阳能新能源发电形式,统筹规划配置储能的比例和规模。同时,建立“统一调度、共享使用”的协调运行机制,对于已经布置在新能源侧的储能设施,由电网进行统一调度、共享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储能促进新能源消纳、调峰调频、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鉴于电网侧配置储能具有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提高储能设施利用率等方面的优点,建议建立电网侧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逐步增大电网侧配置新型储能的比例。
其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现货市场作用,进一步完善优化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配套机制,做好新能源优先发电保障和市场化交易衔接。加快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建设,将备用、爬坡响应、系统惯量等逐步纳入辅助服务范畴,探索建立容量市场。建立合理的系统成本和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同时,落实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主体身份,推动储能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或作为虚拟电厂聚合资源参与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交易。做好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以及碳市场的有效衔接。
第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深化各类新能源品种自身技术提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全面提高新能源短、中、长周期功率预测精度,提升新能源对电网有功、无功、惯量的全方位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储能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寿命,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探索开展储氢、储热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应用。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印发
2022-02-11 -
《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2022-02-11 -
新能源车企加速抢食细分市场“大蛋糕”
2022-02-11 -
宁夏修订新版光伏用地政策,明确使用农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
2022-02-11 -
宁夏至湖南特高压配套:9GW光伏、4GW风电,湘投、五凌、中车已率先签约
2022-02-11 -
北京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重点区域
2022-02-11 -
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高层会晤
2022-02-11 -
青海海西州新能源项目入库标准 评分权重负荷先行
2022-02-11 -
“宁电入湘”工程4GW风电、9GW光伏 湘投、五凌、中车已率先签订550万千瓦开发协议!
2022-02-11 -
南方电网2022年新能源装机增长23% 跨省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74亿千瓦时
2022-02-11 -
2021南方电网全面服务新能源接入消纳 不断完善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网架
2022-02-11 -
2021储能扫描丨一次调频提上日程、细则考核趋严 功率型储能迎新需求!
2022-02-10 -
农村新能源产业发展 可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2022-02-10 -
15项措施! 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新政力推新能源+储能!
2022-02-10 -
发改委、能源局:大力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完善储能电价政策!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