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美元打造AMD崛起之年,从此迈入AMD+Xilinx时代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涵盖了能源低碳转型相关的政策体系、市场机制、产业方向、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内容,既是对既有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也在以下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
新型电力系统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新能源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火电、新能源、电网等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将产生其他机遇。
去年下半年的全球能源电力短缺问题,对于“一刀切”的环保政策、“爆发式”的减碳高调,无疑是一针清醒剂。突如其来的顿挫必将带来反思和调整。2021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工作会议也明确,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坚持先立后破,意味着能源发展政策向更加务实、可行的方向转变,解决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新能源与电网之间的矛盾,夯实电力系统稳定基础,才能使能源低碳转型行稳致远。
事实上,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内涵的调整早已见端倪。今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已不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字样,而是“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此次《意见》实际上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诠释:首先,新型电力系统能够适应新能源电力发展需要,是适应可再生能源局域深度利用和广域输送的电网体系,意味着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其次,新型电力系统在灵活性资源引入方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能促进多种电源协同发展,煤电深调改造、气电、常规水电增容、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都是可选项;又能有效促进需求侧调节,发挥削峰填谷、促进电力供需平衡的作用;还能与供热(供冷)、供气等系统形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第三,新型电力系统受到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支撑,实现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有完善的容量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再添筹码
虽然新型电力系统不再冠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抬头,但一个核心要求是“适应新能源电力发展需要”,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并不会改变。《意见》以打破体制机制为突破点,至少在以下方面提升支持力度。
一是打破能耗总量限制,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或超预期。《意见》要求建立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并与能耗“双控”并列,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释放的信号是:能耗总量目标不再是硬约束,但前提是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只要非化石能源增速足够,能耗总量不再设置天花板,为国民经济发展释放了空间。按照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能耗总量将达到60亿吨标准煤,相对2020年增量为10亿吨,按照非化石能源“基本满足”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要求,其增量至少达到8.5亿吨以上,如此推算将略高于2030年非化石能源25%的目标。新能源作为非化石能源主力将继续高速增长。
二是打破区域消纳壁垒,加强新能源并网消纳。《意见》要求:鼓励各地区通过区域协作或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交易等方式,满足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等指标要求,建立跨区域的能源安全与发展协调机制,加强省际、区域间电网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跨省跨区电价形成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三是绿电(绿证)消费机制将加快建立。加快建设全国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四是就近交易(隔墙售电)的机制必将突破。《意见》多次强调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和交易的要求:鼓励通过创新电力输送及运行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支持分布式发电(含电储能、电动车船等)与同一配电网内的电力用户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就近进行交易;农村地区支持新能源电力就近交易。
揭开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新蓝海
《意见》对于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提出了有力的支持措施: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向农村能源建设倾斜,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村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优先支持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接入电网,电网企业等应当优先收购其发电量。
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目前唯一可获得的可再生燃料,其来源广泛、体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可储存、可运输,同时可转化为电、热、气、液体燃料等多种形式,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生物质资源大国,农村地区每年林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规模化畜禽粪便资源年可能源化使用总量,总计折合标准煤5亿吨以上,全部利用可达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10%。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能促进资金、技术、产业向农村转移,能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也是消除农村污染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更大规模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其市场空间年产值将超千亿元,资本下乡将成趋势。
-
网络威胁正在加剧美国的能源
2022-02-15 -
案例征集|2022综合能源服务优秀项目案例征集报名
2022-02-15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如何保障?看易跃春的6点解析
2022-02-15 -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碳业务”面面观
2022-02-15 -
评 |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碳业务”面面观
2022-02-15 -
聚焦 |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碳业务”面面观
2022-02-15 -
国网新疆电力: 探索业务新模式 推进工商业用户入市
2022-02-15 -
内蒙古持续推进新能源倍增行动
2022-02-15 -
与新能源发电场“联姻” 调相机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驾
2022-02-15 -
与新能源发电场“联姻” 调相机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驾
2022-02-15 -
内蒙古持续推进新能源倍增行动
2022-02-15 -
景春梅:能源领域“双碳”需政策性创新
2022-02-15 -
最大化发挥抽水蓄能机组调峰能力!国网华北分部全力奋战渡过新能源消纳最难关
2022-02-15 -
能源安全视角下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思考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