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错杀了!订单快速爆发的智能化底盘龙头中鼎股份,估值足够低了!
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278篇原创文章”
最近整个市场都很低迷,新能源和医疗等赛道板块尤其惨烈,在这其中,有一个公司,堪称最惨之一,在过去的一周跌了二十几个点,关键人家估值一点都不高!
它就是中鼎股份,现在的智能底盘领头羊。
01 中鼎股份为什么暴跌?
中鼎近期的走势,毫无疑问非常脆弱,为何如此低迷呢?
一方面,近期全球资本市场都很惨。
最近全球资本市场有多低迷,我们都知道,尤其是港股市场,当然了,大A的创业板也不遑多让,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以及中概股的命运不确定性等,都让市场不安。
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逻辑受抑制。由于去年预期拉的太满,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本来就面临边际不达预期的利空,然后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级别碳酸锂都已经超50万元每吨了,另外镍、电解液等全部涨价。
有数据统计,本来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好不容易降到了40%多,最近又飙升到了60%多了。网传宁德时代都停止接单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涨价的成本最终都要消费者承担,据券商的测算,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将导致单车成本上升8000元以上,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市场担忧下游的需求量会被压制。
而这一波凶残的砸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俄乌冲突,引发市场对于公司业务的担忧,因为公司有近60%营收来自海外,尤其是市场现在最看重的空气悬挂系统,来自欧洲的营收占比75%,国内才25%,市场担心俄乌冲突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几个因素叠加,就让它走出了非常弱势的行情,但俄乌冲突真的对公司影响很大吗?
02 被严重错杀了!
仔细分析下来,影响根本没有那么大,公司的欧洲业务主要还是集中于西欧,跟俄乌的关系其实没有很大,更多的是情绪面的反应。
就像最近爆炒的中俄贸易概念公司,这些爆炒的公司真就极大受益于中俄贸易量的增加吗?
完全不一定的事情,但市场哪里管那么多,反正炒作嘛,先怼上几个板再说,至于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实际上,据公司调研公布的数据,这一波俄乌冲突最多影响公司10%的营收,所以它其实是被错杀的,公司现在的估值已经回落到了20倍以下了,人家可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而且新能源汽车业务体量越来越大,说是一个正宗的新能源概念公司,丝毫不为过,但却只有不到20倍的PE,远远落后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和创业板。
有了这个初步的结论后,咱们再来看一下公司的几块业务。
公司现在主要有四大业务:密封系统、冷却系统、降噪减震及轻量化业务、空气悬挂系统。目前市场最关注的是空气悬挂系统业务。
03 最大看点空气悬挂
空气悬挂现在应该知道的朋友越来越多了,简单说,就是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的装置。
空气悬挂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由于空气悬挂此前的成本比较高,基本都只有高端车型才会配置,现在随着逐步下行,尤其是新能源时代来临后,空气悬挂的渗透率开始逐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预期增量是最大的,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工业中,属革命者的定位,要吸引消费者,就要尽可能凸显自己与传统燃油车的不同,一定会想办法把各种逼格拉满。
无人驾驶技术就无需多言,配置也是如此,尽可能配置拉满,HUD、空气悬挂此前专属于高端车型的零配件,中端新能源汽车都尽可能安排上。
而公司在空气悬挂系统上的竞争力也足够强大。
2016 年 公司以 1.3 亿欧元收购德国 AMK公司,进入了空气悬挂业务,此后一直致力于公司的整合以及国产化,现在公司已经是全球空气悬挂龙头,与康迪和威伯科,位列前三。在手订单25亿,再谈订单五六十亿。
国产化进度也不错,据公司电话会议上的信息:今年下半年会落地一条空压机生产线,包括之前的产线,总产值将达到10到12亿,23、24年还要再落地一条生产线,目标产能是20~25亿。
而且公司还在进行空气悬挂系统空气弹簧零部件的国产化。
空气悬挂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空气压缩泵,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目前只有中鼎和威伯科可以做,所以公司可以充分受益于空气悬挂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当然了,后续面临竞争是逃不掉的,还要看公司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空气悬挂的订单量还不错,但要想真正贡献比较大的利润有一个过程,要大规模贡献利润估计的23年了。
好在不只是空气悬挂的业务发展的不错,公司的密封业务、轻量化、管理系统业务等,都发展的不错,订单和在谈订单都有大幅度增长。
现在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收入,订单占比35%,收入占比25%,虽然称不上纯正的新能源概念公司,但公司的几块业务,都是明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的,看作纯正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完全没有问题。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靠收购海外资产起家的公司,应该说公司整合的算很不错了,很多并购的资产已经逐步扭亏为盈了,而且几个主要业务都明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
现在20倍的市盈率,相比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那是远远低估的,就是不把它当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看待,就是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个估值也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了,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完美,它也有自己的问题所在,而它的问题也是它的起家之本。
04 公司可能的风险
公司的发展壮大靠并购海外资产,虽然目前看,整合的还算不错,但毕竟还没有全部转化完成,国产化还有一段距离,整合的问题依然存在。
就像冷却业务并购的特斯通,现在业绩还是向下的,虽然说有国外疫情的因素,但这本来就属于业务整合可能存在的风险之一。
如果公司后续不能继续更好的整合这些海外资产,并最终贡献业绩,那么公司就有暴雷的潜在风险。
好在,中短期,这个问题不存在。
原文标题:被严重错杀了!订单快速爆发的智能化底盘龙头,估值足够低了!
-
从低估值的原因以及估值逻辑,拆解浪潮信息的“浪”与“潮”
2022-03-11 -
小马智行完成D轮融资,整体估值达85亿美元
2022-03-09 -
阿美公布其估值
2022-03-08 -
120亿巨资再扩产!估值124亿的欣旺达成车企“猎物”!
2022-03-03 -
集度与采埃孚合作!联合开发汽车机器人智能底盘技术
2022-02-23 -
3D打印房屋初创公司估值20亿美元,Icon可2天建一套房子
2022-02-21 -
D-Wave借壳上市,获16亿美元估值
2022-02-10 -
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看到IPO估值暴跌
2022-02-08 -
阿美公司2万亿美元估值的真相
2022-02-04 -
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能否证明其估值合理?
2022-02-04 -
特朗普只是杀了欧佩克协议吗?
2022-02-04 -
阿美石油的估值受到审查
2022-01-29 -
储备金与估值:埃克森美孚的二叠纪困境
2022-01-26 -
比亚迪227倍估值过火了吗?回调原因及投资逻辑何在
2022-01-21 -
基金经理对阿美的估值低于1.5万亿美元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