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时间:2022-03-24 11:22:24 来源:中国电力网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对于任何一个刚刚进入快速成长期的行业而言,业绩最先受益的往往是设备制造厂商,光伏行业也不例外。根据目前已经披露2021年年报或者业绩快报(未经审计)的6家相关企业的业绩数据,营收增速中位数达到82%,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36%。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反映到股价上,2020-2021年间,A股市场中10只光伏设备标的的股价涨幅中位数高达417%,期间最高涨幅中位数更是高达685%。其中涨幅最高的奥特维两年间股价上涨了995%,其次为金博股份的652%;即使是股价涨幅最低的天通股份,也达到了104%,第二低的帝尔激光,更是达到了178%。

然而,进入2022年以来,这种多头行情似乎有偃旗息鼓的态势:除了双良节能和高测股份分别上涨19%和5%之外,其它标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股价涨幅中位数暴跌至-15%。由于股价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于企业未来经营业绩成长性的预期,那么近期光伏设备标的股价的萎靡不振,是否预示着基本面发生了改变?

| 光伏行业具有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技术窗口显著以及市场空间广阔三大特征

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深入,以及“平价上网”的实现,光伏行业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根据CPIA预测,2022-2025年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CAGR为12%-18%;国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83-99GW,CAGR为13%-19%。

同时,在“降本增效”的发展逻辑下,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存在显著的技术窗口期,比如大尺寸化、薄片化趋势,以及N型电池技术和颗粒硅技术等。根据CPIA的预测,2022年大尺寸硅片市占率或将由2021年的45%提升至75%,至2025年将超过90%;N型电池市占率或将由2021年的3%提升至13.4%,至2025年或将接近50%。

此外,光伏技术在应用层面具有广阔的延展空间,比如光伏+农业、光伏+建筑、光伏+交通乃至光伏+家电、光伏+汽车等,这将显著提升光伏行业的市场规模。

因此,就未来发展前景而言,光伏行业具有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技术窗口显著以及市场空间广阔三大特征,能够有效支撑光伏设备市场规模的增长预期。尤其是由技术变革、市场延展所产生的结构性机会,将成为本轮扩产周期结束后光伏设备市场的重要增量。

| 2021年以来,产业链制造环节企业疯狂扩产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正是基于上述三大特征,叠加融资环境的愈发宽松,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了疯狂扩产。根据索比光伏网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A股上市企业中硅料环节拟扩产规模为129.9万吨,硅片环节为259.5GW,电池片环节为198.3GW,组件环节为120.5GW。其中,2022年分别为52万吨、72.5GW、53.8GW和65.5GW。要知道,这还不包括东方希望、广东高景等各环节市场份额较高的非上市企业,以及规模众多的中小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2021年硅料价格暴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保证供应链安全。比如东方日升斥资135亿投建15万吨硅料产能,上机数控与保利协鑫能源合资共建6万吨(远期30万吨)颗粒硅产能等。

在扩产大军中,除了固有势力以外,也涌入了大量新玩家。根据索比光伏网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共有超过60家知名企业跨界进入到光伏行业中,像和邦生物、沐邦高科等企业更是一掷千金进入硅片、组件等制造领域,在建产能规模均为10GW量级。

由此可见,当前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受到旧势力加码以及新势力崛起的影响,叠加“垂直一体化”模式的盛行,正处于新一轮扩产周期之中。在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未来2-3年内,光伏设备企业的经营业绩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 截至目前,四大制造环节的市场需求分别达到41.6亿元、140亿元、140亿元和41亿元

具体到产业链环节上,硅料环节由于具有资本强度高、产能弹性低的特点,叠加本轮扩产浪潮主要由供需矛盾所驱动,因此待盈利能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产能逐步饱和以后,在不发生技术变革的情况下,扩产需求将逐步消退。不过,就目前的市场需求而言,基于双良节能披露的8000万元/万吨(含撬块)的还原炉价值量以及52万吨(2022年至今,下同)的扩产计划测算,仅还原炉领域就将产生41.6亿元的市场增量,而其2021年还原炉营收规模仅为9.8亿元。

硅片环节受益于相对较低的资本强度以及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叠加大尺寸化、薄片化趋势,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众多跨界者即是借此进入光伏行业。虽然当前硅片环节的名义产能已经过剩,但在市场窗口期、大尺寸化的加持下,以及隆基股份等传统硅片龙头外销规模的下降,只要盈利能力不发生显著下滑,企业的扩产热情仍将延续。按照1.93亿元/GW的投资额以及72.5GW的扩产计划测算,截至目前硅片设备市场需求已经超过140亿元。

电池片环节当前已经进入技术变革的前夜,TOPCon、HJT等新兴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成为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由于TOPCon当前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行性,投资强度显著低于HJT,因此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青睐。不过,HJT由于拥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极限,在中长期内市场价值更高,因此亦受追捧。根据CPIA的预测,2022-2025年间TOPCon的市占率显著高于HJT,但随着投资强度的下降,2025年以后HJT的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就短期而言,基于53.8GW的新增产能、TOPCon和HJT 7:3的配比,以及2亿元/GW(假设全部为新建)和4亿元/GW的投资额测算,TOPCon和HJT设备市场需求分别达到75亿元和65亿元。

组件环节是产能进入壁垒最低的环节,却拥有较强的品牌和渠道壁垒,大规模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出货量逐年提升的头部企业。同时,由于组件市场基于不同客群、不同场景,细分领域众多,因此也吸引了众多企业投建中小规模产能聚焦于细分市场。此外,受到大尺寸化、HJT电池技术的影响,头部企业历史产能中的串焊机等核心设备亦需更换。基于0.63亿元/GW的投资强度以及65.5GW的新增产能测算,截至目前组件设备市场需求达到41亿元。

| 基本面未发生改变,成长性与确定性依旧

综上所述,基于企业当前的扩产计划(不含远期),至少在2023年之前,光伏设备企业的经营业绩依然具备较强的确定性和成长性,基本面并未发生本质改变。不过,硅料、硅片环节在经历了本轮扩产周期后,市场需求不具备延续性。尤其是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盈利能力的下滑可能会抑制部分远期产能规划。当然,硅料环节的颗粒硅技术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结构性机会。电池片环节受益于显著的技术窗口,光伏设备市场在未来5-10年内拥有显著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TOPCon、HJT之后,还有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迭代的可能性。组件环节未来主要受到电池片技术迭代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备改造或更新。

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企业股价萎靡不振,预期变了?

基于券商的业绩预测可以清晰看出,市场依然非常看好未来两年内光伏设备企业经营业绩的成长性,以今日收盘价计算,像双良节能、天通股份、捷佳伟创2023年的预期市盈率已降至20倍以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