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当前地缘局势下的中国油气安全(4月)

时间:2022-04-15 19:01:03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当前地缘局势下的中国油气安全(4月)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杨永明)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焦点月评

●地缘局势动荡下,中国油气安全怎么守

产供储销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一期开发工程开工建造

●青海油田10万吨页岩油效益建产先导试验区全面启动

●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投用

●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终段开工建设

●成品油价格“六连涨”后迎来今年首降

政策导向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的油气重点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油气重点

企业动态

●沙特阿美盘锦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敲定

焦点月评

地缘局势动荡下,

中国油气安全怎么守

进入2022年,地缘局势的急剧变化持续冲击国际能源市场,尤其是俄乌冲突升级、欧美等国对俄实施多轮制裁以来,国际关系变动重塑能源市场格局,油气供应链脆弱性显现,高油价、高气价成为常态。受此影响,很多国家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令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尤其是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一些欧洲国家,能源供应面临短缺隐患,甚至成为其对外政策决策的掣肘。在此背景下,能源安全重要性凸显,成为各国的重要关切。

3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谈到俄乌冲突对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的影响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进一步攀升。由于中国原油、天然气外采比例较高,因此势必会受到影响,进口成本客观上会有所抬升。但总体上看影响是可控的。这是因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

然而,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的影响才只是开始,综合市场基本面现状和地缘局势走势不难看出,如今国际能源市场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难测。“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的必然选择。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40%,地缘政治动荡下,油气行业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应对各种短缺的预案。

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中,第一项就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其中包括到2025年国内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随后,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同样将“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放在了主要目标的首位,提出今年要坚决完成2022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既定目标。这对我国油气行业今年的能源保供工作提出了明确方向。

第一,增加产量。2021年,我国原油产量约1.99亿吨、连续3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2053亿立方米、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其中,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原油增量约占全国增量的近50%。在我国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中,非常规和深海油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到,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也指出,积极做好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稳产增产,推动页岩油尽快实现规模化效益开发。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煤层气资源探明和产能建设。

今年年初,塔里木盆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中原油田、江汉油田页岩气勘探先后获得重大突破,为油气增产提供接续资源。国内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自2021年年中投产至今,累计生产天然气已超10亿立方米。我国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和海洋油气资源,在当前、“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这些资源都将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发力点。

第二,加强储备。加强能源储运能力,有助于提升能源供给弹性和韧性,在局部地区、个别时段油气供应紧张时,及时保障供应、稳定价格。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龙口LNG-文23储气库等工程建设,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及储气设施,华北、西北等百亿方级地下储气库扩容达容等项目建设。《“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到2025年,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

2022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文23储气库一期项目建设正式完成。文23储气库设计总库容103亿立方米,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具备季节调峰和应急储备双重功能,可为多条长输管道的平稳运行提供供气保障。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储气库建设进度将要加快。此外,沿海LNG接收站项目也将密集上马。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正在建设LNG接收站17座,合计产能7230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国LNG总接收能力将超1.6亿吨/年,届时我国LNG接收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第三,提高供应能力。当前,欧洲正努力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美国LNG出口正在从亚洲逐步转向欧洲,随着市场趋紧,这一趋势预计将在今年夏天加剧,迫使两大洲争夺LNG现货。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巩固和拓展与油气等能源资源出口大国互利共赢合作,增强油气国际贸易运营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LNG买家新签27份长期合同,合同量达到2813万吨/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至今,仅新奥股份已三次锁定海外长期LNG资源,且这些资源与原油、JKM、HH、TTF等国际主流能源指数挂钩,以达到分散价格风险的目的。与海外LNG供应商签订长协订单对于稳定我国气源供应意义重大。此外,我国管道进口能力也在持续扩大。2022年2月,中俄签订了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和原油购销合同。俄方将把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增加100亿立方米,使供气总量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还将继续经哈萨克斯坦向我国供应1亿吨原油,为期10年。这些合作将进一步夯实我国东北和西北能源通道成果,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产供储销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一期开发工程开工建造

3月26日,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工程项目正式开工,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开发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据介绍,渤中19-6凝析气田于2019年在渤海中部海域发现,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1.5亿立方米,为目前中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气田,气田全部投产后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项目计划在青岛、天津两地三处场地新建8个结构单体,包括1座中心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4座导管架,铺设8条海底管道和3条海底海缆,总长约150公里。今年11月开钻后,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更加安全、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

●青海油田10万吨页岩油效益建产先导试验区全面启动

3月28日,青海油田英雄岭页岩油干柴沟区块10万吨效益建产先导试验区全面启动。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省(区)重要产油、供气基地。干柴沟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构造带中段,该区块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浅层到深层、碎屑岩到碳酸盐岩、构造到岩性、常规到非常规的转变,2021年实现页岩油勘探战略性突破。此次先导试验采用8口水平井大平台立体布井模式,4部钻机同时施工,分两轮实施。在同一个平台上同时部署8口水平井,这在青海油田的油气开发历史上尚属首次。根据规划,干柴沟区块页岩油整体开发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22年建成10万吨产能水平井组先导试验平台,力争2023年建成50万吨产能试验区,至2025年建成100万吨产能数字化页岩油开发示范区。

●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投用

3月30日,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省中国海油海南码头全面投用。此次建成的大型立体智能仓库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规模为行业内最大,技术先进程度也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智能仓库由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恒温库区、器材立体库区、管材立体库区及悬臂恒温库区四部分组成,在存储标准、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及应用开发等方面实现了多项行业首创,可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方位的物资仓储和配送支持。至此,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供应链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的后勤保障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

●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终段开工建设

3月28日,横跨陕、晋、冀三地的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简称神安管道)陕西至山西段开工建设,该段工程为神安管道最后一段。神安管道是国家《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所列重点建设项目,管道西起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最终抵达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管道全长622.98千米,设计输气量50亿方/年,是目前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全线贯通后,可将晋西、陕东的天然气输送至雄安新区及京津冀的千家万户和产业聚集区,通过与鄂安沧管道、陕京线系统互联互通,积极融入国家天然气主干网,通过与天津、沧州LNG接收站码头和国家管网文23储气库对接,可实现双气源互补和调峰保供,推动天然气市场辐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成品油价格“六连涨”后迎来今年首降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3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10元。至此,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今年年内已经历6个调价窗口,6次均为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累计每吨分别提高1985元和1915元。本次调价政策落实后,消费者用油成本继续增加。多数地区92号汽油价格升至每升8.6元左右,95号汽油则基本迈入“9元时代”。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国内成品油价格“六连涨”的背后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明显,3月上旬曾一路“飙涨”至137.64美元/桶,创14年来新高。之后虽有回落,但相比2021年底,国际原油价格已从75.4美元/桶升至100美元/桶以上,增幅超过三成。受此影响,全球各国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

进入4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受全球供应变化影响频繁波动,美国及IEA宣布大幅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且国内部分地区因疫情期间的封闭措施导致需求降低,原油价格承压走低。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批零限价下调预期幅度不断被拉宽。根据测算,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将迎来今年开年“六连涨”以来的首轮下调。考虑到美国及IEA近期宣布的石油储备释放计划规模较大、维持时间较长,加上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较强,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并拖累石油需求,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但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仍有较强支撑,预计短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延续高位宽幅震荡局面。

政策导向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的油气重点

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指出,我国步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具体到油气行业,《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并在增强油气供应能力、提升天然气储备和调节能力、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将对“十四五”时期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油气重点

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今年能源发展重点,强调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根据年度目标,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将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

关于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意见》明确,落实“十四五”规划及油气勘探开发实施方案,压实年度勘探开发投资、工作量,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坚决完成2022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既定目标。积极做好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稳产增产,推动页岩油尽快实现规模化效益开发。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煤层气资源探明和产能建设,推动煤系地层多气综合勘探开发。稳妥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

关于加强能源储运能力,《意见》明确,推进中俄东线南段、西三线中段、西四线、川气东送二线、龙口LNG-文23储气库等重大管网工程建设,加快管输瓶颈互联互通补短板和省际联通通道建设,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巩固跨境油气进口通道安全稳定运营水平。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及储气设施,华北、西北等百亿方级地下储气库扩容达容等项目建设。加强煤炭产能储备,在煤炭消费集散地、铁路运输枢纽和重点港口布局建设一批煤炭储备基地。

企业动态

●沙特阿美盘锦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敲定

3月10日,沙特阿美宣布,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将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的开发。该项目由30万桶/天的炼油厂和乙烯基蒸汽裂解器组成,沙特阿美将提供多达21万桶/天的原油原料,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运营。盘锦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现有原油加工能力2500万吨/年,乙烯70万吨/年。这里聚集了沙特阿美、德国南方化学、西班牙戴纳索等一批行业巨头投资的企业,还有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宝来集团、长春石化、浩业化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盘锦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前的3月8日,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石化现有炼油化工和未来扩建等项目上加强合作。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合作项目包括原油贸易、炼油化工、工程服务及科技研发等领域,目前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的合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位于中国境内的福建联合石化、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公司,以及位于沙特的延布阿美中石化炼油公司。此次签署备忘录,将进一步促进沙特阿美在亚洲下游业务整合和拓展,也将为中国石化炼厂原料优化和下游石化业务发展提供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机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