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中外古生物团队利用激光荧光成像技术,首次证明恐龙有完整肚脐

时间:2022-06-10 20:16:07 来源: OFweek激光网

6月8日,一个国际古生物学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利用激光成像技术,在一块具有近1.3亿年历史、出土于中国的化石上首次发现了完整的恐龙肚脐。据介绍,这是科学界迄今发现的动物有肚脐的最古老记录。

此次生物考古的突破性发现中,该团队借助了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激光刺激荧光成像(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LSF)。利用详细的激光成像技术,研究人员现在已经能够识别出恐龙肚脐位置皮肤和鳞片模式的变化,这代表着幼年恐龙重新吸收卵黄囊的位置。

与脐带类似,卵黄囊为卵内成长的胚胎提供氧气和营养。另外,恐龙还有另一个相连的透明囊——尿囊,用来收集其卵蛋里的废物。在动物孵化之前,这些连接会封闭起来,留下长长的伤疤。

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肚脐是脐带与胎儿身体相连处留下的疤痕。而在恐龙的图纸或效果图中,我们通常是不会看到这种动物有人类那样的肚脐的。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的首个已知的肚脐化石证明,这种爬行动物身上确实有类似肚脐的东西。

恐龙是卵生动物,因此没有脐带。尽管此次考古研究显示,恐龙胚胎本身并没有附着在脐带上,但它们通过一个裂隙状的腹部开口直接附着在卵黄囊上。这条裂缝产生了一条又长又细的脐带疤痕,终生留在了它们的腹部区域。

据介绍,这个特殊的标本是在2002年出土的,此后一直在德国的森肯伯格博物馆(Senckenberg Museum)展出,至今保存完好。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上述的新发现。他们研究的对象是1.3亿年前的鹦鹉嘴龙化石。白垩纪时期,这种长2米(6.6英尺)的食草动物生活在现在的中国。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是首度利用实际的化石证据去支持“恐龙有肚脐”这项假设。这个鹦鹉嘴龙化石或将研究恐龙皮肤最重要的一块化石。借助激光成像新技术,该化石还将有望继续为研究团队带来新的发现。

上述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BMC Biology》杂志上。该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导,来自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阿根廷圣米格尔的Unidad Ejecutora Lillo Tucumán和亚利桑那州科学进步基金会的科学家也参与其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